抓饭直播

图片 2017年文化部banner嵌入_抓饭直播

抓饭直播

图片
当前位置: 首页 > 模范机关 > “创建”新闻
“创建”新闻
芭蕾舞演员如何成长为全国三八红旗手
发布时间:2020-11-25 16:06 来源: 编辑:杨倩
信息来源: 2020-11-25

  我没想到会获得这么大的荣誉,我觉得自己也没有做什么特别的事情和贡献,只是每天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情。

  怎样从普通做到卓越?我觉得坚持是最重要的。

  自己肩上的责任和压力更大了,因为年龄的原因,我今后在舞台上的时间会越来越少,我会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培养年轻演员和学生上,将中芭精神传承下去。

  ——张剑

  10月24日,抓饭直播度全国三八红旗手评出,中央芭蕾舞团舞蹈演员张剑获此殊荣。在紧张繁忙的工作间隙,张剑接受了记者的采访,讲述了她成长和奋斗的故事——

  讲述人:张剑 

  我从9岁开始学习舞蹈,1996年毕业于北京舞蹈学院,同年进入中央芭蕾舞团,到现在已经30多年了。

  我一直觉得芭蕾是既艰辛又美丽的。芭蕾是一门特别诚实的艺术,来不得半点虚假。在我看来,坚守是最难的,人这一辈子做好一件事并不容易,我愿意为此付出毕生心血。

  这30多年,我对自己的要求从来没有放松过,坚持的必修课包括上课、排练、演出,体力上的训练、心理上的锻炼让我变得专注。当一个人真正把精力集中在一件事情上的时候,私心杂念自然就不见了。我想,这就是优秀的芭蕾舞演员所应有的纯净澄澈的心境吧。

  18岁担任《天鹅湖》女主角

  “从模仿开始,再慢慢深入”

  我清晰地记得第一次担任《天鹅湖》女主角奥杰塔的情景。出演奥杰塔这段经历让我加快了从学生到演员的过渡。刚一进团,我就得到了在著名古典芭蕾舞剧《天鹅湖》中出演女主角奥杰塔的机会,我没想到团里会给予一名18岁的实习演员这样的重任。

  然而,刚开始排练,我就发现自己跳舞和别人很不一样。老演员做的动作都特别漂亮,一比较,觉得自己哪里都不对,这让我感到难过。在学校的时候,我一直自我感觉不错,可一进团就暴露出很多不足。差距主要在表演和音乐表现力上,学校里更多的是动作规范这类要求,但团里强调“如何去演绎一个人物”,而我那时候对表演的深层含义可以说完全不懂。

  排了一段时间,老师告诉我ー个办法,就是从模仿开始,然后再慢慢深入。那时候,冯英团长和很多老演员还在舞台上演出,我就每天去看他们在排练中如何做好每一个动作、把握每一个细节,包括表情、神态,我都一一模仿。先从外形上模仿学习,多演出、多锻炼就会有自己的体会,我觉得这是适合新演员成长的“捷径”。

  《天鹅湖》里有一个要求很高的技术动作,就是在第三幕出现的黑天鹅的32圈挥鞭转,对女演员腿部力量的要求达到惊人的地步,要以一条腿为轴心连转32圈,全程脚尖的移动范围不能超过一条皮带。当时,冯英团长对我的要求是舞台上转32圈,平常台下要转64圈。为了练习这个动作,我跳得脚趾盖淤血,都变成黑色了,甚至脚趾盖都脱落了,即便如此还要坚持练习。正是因为有这么严格的要求,我才能快速成长。经过《天鹅湖》首演的锻炼,我认识到舞剧中的人物是要在排练和演出中不断去尝试、挖掘和揣摩的。

  《天鹅湖》首演后,我迎来了职业生涯中第二个机遇。那是1997年6月,冯英团长带着我和塔米拉去参加第八届莫斯科国际芭蕾舞比赛。记得当时排练《海盗》双人舞,严谨到一步没做对都必须重来。开场的几步走,冯英团长带着我们认真地排练了将近一下午。那段时间,我们每天从早到晚泡在排练厅里,不要小看那简单的几步走,我当时就是怎么走都不对,要么就跟张飞似的张牙舞爪,要么就是人没在音乐里,手臂也不够柔软。我到现在还记得,冯英团长当时启发我说:“这是一个在海边穿着纱裙的女孩,在海风的吹拂下,她的纱裙飘飞,人也是飘逸的。”我和搭档塔米拉就在冯英团长耐心的教导下渐入佳境。

  演出风格迥异的作品、见识芭蕾艺术丰富而细腻的表现手法,让我对主题和人物内心的挖掘与刻画有了更深层次的把握。这些经历不仅让我得到了全面提高,更让我真切地感受到舞台的魅力。当一名演员能够在舞台上掌控自己的时候,上台就成为一件非常享受的事情。

  “艺术工作者要追求与观众的心灵交流”

  《奥涅金》这部舞剧让我从整体观念上发生了转变,在综合艺术修养层面上了一个台阶。《奥涅金》是我最喜爱的一部作品,因为它给演员提供了非常大的表演空间,能让演员在跳舞的同时真正塑造人物,让我不再将绝大部分注意力放在技术层面。可以说,跳了《奥涅金》我才发现艺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魅力和享受,让我明白了艺术工作者要追求与观众直接的心灵交流。

  从表演上来说,剧中的女主人公达吉亚娜身上有太多可以挖掘的地方,她在情感上经受的挫折和打击让她变得更加坚强。每次演这部剧的时候,我都觉得自己特别强大,并且每次演出都会呈现不同的处理。我每天的想法在变,每天在台上的身体状况也不一样,因此在细节的处理也会有变化,于是每一次演出都会是不同的呈现。这些随意、自然的变化正是这部作品最有意义和让我特别享受的地方,也是舞台艺术深深吸引我的原因。

  后来,大家觉得我比较适合扮演温婉的角色,不适合跳热情的角色,但我不这么认为,我就想来一次全新的尝试。那是2013年,团里复排纽里耶夫版《堂·吉诃德》,我那时候已经35岁了,接演《堂·吉诃德》对我来说是极大的挑战。这挑战不仅体现在人物形象上,还体现在体能上。纽里耶夫版《堂·吉诃德》一直以高难度著称,一是对男女主角的体力要求特别高,二是技术要求很苛刻,对演员脚下功夫有特殊要求。最开始,我也无法预料能演成什么样,但这是我一直想演的一部戏,我喜欢这种挑战,作为一名演员,自己没跳过的作品类型总是想去尝试。

  排练期间,我很用心,上班时在教室里反复练习,从陌生到熟稔。下班后,找各种版本的演出视频来看。每位演员在风格上的处理都不同,我从他们身上受到很多启发。这让我更加坚信,不应该对演员进行分类和定性。好的演员应该去挑战不同的人物,下更多的功夫,努力刻画不同的角色,虽然过程很艰辛,结果也不一定尽如人意,但是努力过了,在条件允许和能力范围内做到了最好,这就够了,这是突破自己、完善自己的过程。我并不过于看重最后的结果,我喜欢这样一次次超越自我的经历。

  舞台是一个神奇的地方,为我打开了很多扇窗。在舞台上,我可以刻画各种各样的人物,这让我的生活和工作变得特别丰富、有趣。人只能活一次,但我在舞台上却能活出无数种样子,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更觉得这门艺术越来越吸引我,越来越让我放不下。 

  当排练者指导年轻演员

  “哪怕在台上摔跤了都没关系,只要能打动观众”

  传承《红色娘子军》是我们团的传统,我算是第五代琼花。第三代琼花的代表冯英手把手地传授给我所有舞段和要领,她对琼花这个角色的要求是一丝不苟的,严谨到每一个动作和细微的表情。让我印象非常深刻的是给我排琼花的第一段独舞,光是出场扫视的眼神就排了近两个小时。这场戏,琼花从树后面钻出来,需要环视一下周边的环境。冯英团长说:“这是多么紧张危险的环境,你应该是高度警惕的眼神,所以绝对不能眨眼啊。”我当时就深刻地感受到必须认真对待每一次排练,艺术只有精雕细琢才能出精品。

  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作为我国第一部原创民族芭蕾舞剧,是中央芭蕾舞团的“镇团之宝”。从进团开始,我就对这部承载了厚重历史的舞剧满怀崇敬与向往。在我还没有排琼花的时候,只要不在台上演出,我就站在侧幕观看。每当《国际歌》响起的时候,我都心潮澎湃,这部舞剧深深地撼动了我的灵魂。我从2000年开始接触琼花这一角色,那时候一直演的是分幕。我正式演《红色娘子军》全剧是从2002年开始的。非常有意义的是,我首次出演《红色娘子军》全剧是在海南,一般来说我们的首演在北京举行,而我的首场竟然就在《红色娘子军》真实故事的发生地。我一直觉得自己跟琼花的性格中有些地方很相像,我喜欢她不畏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这就是我与她的不解之缘吧。

  今天,像冯英团长当年手把手地教我那样,我也在手把手地教下一代琼花。我看了所有有关琼花演出的视频,认真学习各代琼花的表演,总结出每位舞者的优点。这是一个很好的办法,我开始作为排练者指导第六代琼花表演时,首先是把之前总结的这些经验毫无保留地教给她们,尽量让她们少走弯路。我演出的时候会以身作则,表现好每一个动作,对年轻演员起到示范作用。我会专门搭档一位年轻的男主演,通过对手戏的交流帮助男演员快速进步。

  当演员和排练者是很不一样的。其实,当排练者是舞台生涯的延续,我需要做的是通过讲述和排练,把我心中理解的、赋予了很多内容的角色传达给年轻演员。每个演员条件不一样,要用不同的方法去引导,让演员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现出来。刚开始当排练者那段时间,我经常睡不着觉,一直在思考如何做得更好。

  2016年,为了纪念莎士比亚逝世400周年,中芭复排约翰·克兰科版《罗密欧与朱丽叶》。10年前,我在剧中扮演朱丽叶;10年后,我帮助剧团的年轻演员排练朱丽叶。

  如何能让年轻演员在短时间内理解和诠释好朱丽叶这种性格饱满、感情丰富的人物角色,真是件很难的事。在排练的过程中我也时常产生困惑。有时我讲了半天,感觉事无巨细地说透了,可是等到演员用肢体表现时,还是会出现许多连她们自己都不满意的地方。我心里明白这里该如何表现、那里该如何处理,但如何让其他演员理解和接受,再用身体语言表现出来,这中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发现其中更多的是年龄和阅历的问题。有时候,看到年轻演员我就会想起以前的自己,想起那时我觉得听懂了排练者说的话,但其实只是似懂非懂,并没有领会到最内在的东西。比如,剧中有这样一场戏——朱丽叶的父母都弃她而去了,她独自一人在卧室里,当想起罗密欧的那一刻,音乐完全变了,那一刻朱丽叶的内心完全敞开了,随后她拿着婚纱奔出去找神父。在这场戏中,朱丽叶心里那种细小的变化要通过肢体展现出来。这时候,身体的幅度和张力哪怕差一丁点儿,都会让观众觉得没有那么感动。

  对一名演员来说,刻画表现的人物有没有真正打动观众,这才是最关键的。我告诉她们,哪怕在台上摔跤了都没关系,只要演员所塑造出的人物是直正能够打动观众的。想达到这样的水准,需要一定的人生阅历,而我们现在面临的是时间紧、任务重的现实,于是,我在课下查找了大量莎士比亚创作该剧的文学研究资科,在排练间隙给年轻演员讲解,并建议她们阅读《罗密欧与朱丽叶》的原著、观看电影等,以提升对作品的理解和掌握。

  现在,我还担任中央芭蕾舞团舞蹈学校副校长,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培养学生上,我在不断摸索如何更好地教育学生,希望从小给学生一种信念:要敬畏艺术、严于律己,用一辈子做好一件事。看到年轻演员的进步,帮助他们更快地成长,我感到无比欣慰和快乐。这就像许多前辈无私地把经验传授给我一样,我愿意担负起为年轻演员排练的工作,让中芭精神薪火相传。

  与芭蕾结伴而行的人生,像一本永远也读不完的引人入胜的书。在芭蕾的世界里徜徉,我觉得我很幸运,也很幸福。

  记者手记

  抓饭直播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文艺工作者要自觉坚守艺术理想,不断提高学养、涵养、修养,加强思想积累、知识储备、文化修养、艺术训练,努力做到“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除了要有好的专业素养之外,还要有高尚的人格修为,有“铁肩担道义”的社会责任感。

  张剑的舞蹈风格优雅大方、灵动流畅,戏剧表演层次清晰、形象鲜明,具有充沛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从艺二三十年,她主演了剧团上演的所有中外大型舞剧和芭蕾作品,如《红色娘子军》《大红灯笼高高挂》《牡丹亭》等。作为第五代琼花的扮演者,从2002年至今,张剑演出了上百场,在剧中的琼花成长为一名坚定的革命战士的同时,人物骨子里那种积极奋进、顽强抗争的精神也感染、塑造着张剑,正是这种顽强拼搏的精神鼓舞着她不断寻求对自我的超越。

  中央芭蕾舞团团长、艺术总监冯英这样评价张剑:“天赋与勤奋,让她在上世纪90年代的抓饭直播芭蕾舞坛崭露头角;激情与专注,让她在舞台上书写了20年的辉煌成就;执着与坚守,让她在20年后的今天依然活跃并为观众创造着惊喜。她丰厚的专业素养,使其在演绎东方和西方、古典与现代的作品时都游刃有余;她对艺术精益求精的不懈追求,使其创造出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她阳光、积极的人生态度,使其处世境界更臻完善并助推剧团氛围和谐。我为中芭能出现张剑这样卓越的芭蕾表演艺术家深感自豪,我为中芭代代相传的拼搏和奉献精神倍感欣慰。”

  现在,张剑除了演出,还担任排练者。为了让年轻演员把握好人物角色,张剑全力以赴。看到年轻人的进步,她由衷为他们感到高兴。她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舞台经验和心得传授给年轻演员,其中最关键的一条是:打动观众。将对观众和艺术的敬畏传递给年轻人,这也是文艺工作者的责任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