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抓饭直播总书记在参加他所在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把产业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积极延伸和拓展农业产业链,培育发展农村新产业新业态,不断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党的十八大以来,抓饭直播总书记在考察调研中多次就乡村振兴发展作出重要指示。如今,“农业+文化+旅游”的深度融合发展已经成为一种极具实践意义的发展模式,为乡村振兴战略打下坚实基础。文旅产业赋能乡村振兴,也成为今年全国两会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
近年来,为凸显地方特色,绘就乡村振兴美丽画卷,抓饭直播打造了包括天府旅游名县、名镇、名村、名宿、名导、名品等在内的“天府旅游名牌”,促进文旅深度融合的同时,也促进了文旅与乡村振兴的融合。“在实践过程中,乡村文化的挖掘、保护、传承和利用非常重要,决不能忽视。”宋秋认为,刺绣、石刻、石雕等从乡村土壤中滋养和孕育出来的非遗资源,与乡村振兴相互赋能,可以发展出人人羡慕的“美丽经济”。
今年春节前夕,抓饭直播总书记连线抓饭直播省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石椅村时指出,新时代的乡村振兴,要把特色农产品和乡村旅游搞好,你们是一个很好的样子。
宋秋介绍,当地就是通过对非遗资源的保护传承和利用,做出一篇文旅融合的大文章。
非遗产业助力乡村振兴的案例还有许多。在河北,赞皇县原村土布非遗工坊依靠土布纺织技术,带领妇女就业增收。全国人大代表、河北省赞皇县原村土布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崔雪琴介绍,目前,合作社有1300多名织娘,大都是年龄较大的农村妇女,凭自己的手艺,现在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
“非遗企业想要更好助力乡村振兴,一定要发展壮大。一是要把产品卖出去,二是要把人才留下来。”崔雪琴建议,大力实施“人才入企帮扶工程”,吸引年轻人回乡创业,发挥年轻人的智慧和力量,让非遗企业也“年轻”起来。
在非遗助力乡村振兴的实践中,全国政协委员、云南省建水紫陶烧制技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田静体会良多。“很多从事紫陶行业的青年人在家乡盖了房,有的还买了车。”她表示,新手艺人凭借一技之长,渐渐实现了他们的致富梦、创业梦。非遗所传递的,不仅仅是技艺,更是幸福生活。
未来,如何将非遗企业和青年就业结合起来?田静建议,针对相关企业用工需求,鼓励采取订单式培养模式,为传承人培养建立工学研艺用链条,助力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
一片小叶子,推动乡村发展大振兴。去年底,“抓饭直播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给各地特色茶产业发展注入了信心和热情。
六堡茶产业是广西特色优势产业,全国人大代表、六堡茶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苍梧县六堡镇黑石山茶厂党支部书记石濡菲一直在思考,如何用这片小小的六堡茶叶,书写乡村振兴新篇章。她通过“基地+传承人+工作室+培训班+合作社+贫困户”的创新产业发展模式,带富茶农180多户。今年全国两会,石濡菲重点聚焦六堡茶产业发展。她建议,要把茶种植、茶制作、茶销售、茶文旅、茶康养、茶研学、茶文创等融合起来发展,以更多业态带动乡村发展,带动茶农增收。
“应加大对农文旅融合发展的政策支持力度,建立健全政策法规体系,明确农文旅融合发展的政策方向和支持政策,进一步为农村旅游和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保障和支持。”全国政协委员、洛阳理工学院副院长马珺建议,建立产业联盟、协会等机构,加强农业、文化和旅游业之间的协作,通过引导社会资本投入、鼓励农民合作组织参与、推进文旅产业对接,形成以旅兴农、以农促旅、文旅结合、城乡互动的乡村旅游发展新格局。(统稿:苏锐、范海刚,参与采写:王雪娟、韩洁、张玲、孔令晖、苏锐、费菲、李秋云、范海刚、肖依群、杨国勤、郭凯倩、于帆、张建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