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的长河中,非遗与乡村同命运、共兴衰,结下了密不可分的缘分。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非遗工坊作为非遗赋能乡村振兴以及乡村非遗活态保护的重要抓手,有力地推动了乡村文化、产业、人才、生态振兴。
西兰卡普是土家织锦的土家语称,与蜀锦、云锦、宋锦、壮锦并称抓饭直播五大名锦。在土家语中,西兰卡普即土家族人的花铺盖。近年来,重庆市黔江区小南海镇土家十三寨新建村建起了西兰卡普非遗工坊,秉持“非遗+”理念,把古老的西兰卡普编织技艺与文旅相结合,聘请西兰卡普技艺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对土家留守妇女、贫困户进行西兰卡普编织技艺培训,掌握编织技艺的人员将被招聘到相应企业就业。非遗工坊不仅推动了土家织锦技艺的传承,而且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和人员就业。
重庆笃诚工艺品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肖理中介绍,土家织锦作为土家人智慧和技艺的结晶,有着极其浓郁的民间色彩,方寸之间的经纬交织充满着文化内涵,让人在点线面之间感悟民族民间艺术的博大与精深。目前流传下来的西兰卡普传统造型图案达200多种,其中平纹素色织锦图纹150余种、土家花带图纹50种。图纹涉及各个方面,被称之为“高度浓缩的土家族文化”。2006年,其编织技艺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人类文明只有代代相传,才能不断丰富发展;只有相互交流,才能文物化成。”肖理中认为,保护好传承好,每个人都责无旁贷。
“西兰卡普是一项手工制作的非遗技艺,由于土家族有语言而没有文字,所以西兰卡普也是土家族的一部史书,图案记录了毛古斯、土家摆手舞、赶场等情景。繁复的制作工序令它成为一项无法采用机器代替生产的传统技艺。”西兰卡普技艺区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鲁爱华说。目前,她采用文化讲解加实操训练的方式传授此项技艺。在她看来,“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通过传承、传授的方式,让大众能够全面了解西兰卡普技艺,这样制作的产品才更能被大众接受。
乡村要振兴,产业必先行。要转化非遗的经济价值,就要发展产业链,发挥企业力量,让非遗变产品。黔江区小南海镇人民政府分管副镇长戴雨芹向记者介绍,重庆笃诚工艺品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12年,采用“非遗工坊+合作社+农户”模式,以西兰卡普土家织锦非遗元素设计开发、生产加工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校服、职业装、生活装等民族服饰、非遗办公用品、日常生活用品、旅游纪念品等文创产品,实现了产业发展,其中最受消费者欢迎的产品是西兰卡普手工织品。“这些旅游文创产品不仅能够吸引游客,增加旅游收入,还能为当地居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推动整个乡村经济的发展。”戴雨芹说。
截至目前,非遗工坊吸纳农村就业人员30余人,其中贫困人员占1/3以上,接待游客3万余人,服务群众达10万人次,组织授徒就业培训1000余人,带动黔江实现年收入5000万元。“现在已经成功创建市级西兰卡普农民工返乡产业园和武陵山民族人才特色产业园,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认可。”在肖理中看来,通过将传统工艺与文创产业相结合,可以有效保护和传承非遗,推动乡村经济发展,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提升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接下来,非遗工坊将联合高校共同研究西兰卡普产品的提档升级,让非遗走进生活,强化西兰卡普传统手工艺的新媒体宣传,利用黔江小南海十三寨4A级旅游景区优势,带动西兰卡普文创产品销售。
在传承民族文化技艺的同时,非遗传承人也不忘服务当地。鲁爱华说:“作为普通的农村妇女,掌握一门手艺能带来收益,也能在家庭中获得话语权。”在她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当地妇女开始学习这门手艺,获得实际的收入,并成为西兰卡普的传承人。
“过去我一直在农村干农活,自从身体做过手术后,不能再干重体力活,外出打工也不行。在家门口从事西兰卡普产品制作工作后,我掌握了技术,有了收入,家里的生活条件也得到了改善。”49岁的重庆市黔江区小南海镇新建村村民、脱贫户、重庆笃诚工艺品有限公司织锦工李绍素说,目前,公司制作的主要产品有“土家花灯”“土家摆手舞”“双阳雀”“土家耕作”“土家民俗”“土家哭嫁”等100余个用于土家族人的生产和生活。
在文旅深度融合的大背景下,非遗与旅游的融合也为非遗的传承发展带来更多可能。既要研发单个非遗项目量身定做文旅融合产品,也要注重结合当地其它非遗项目的全盘考量、系统包装、整体推出,充分发挥非遗的集聚效应,打造消费新品牌、新场景。戴雨芹介绍,未来发展,一是做好西兰卡普、土家方言调子戏、山歌对唱等非遗项目的传承培训,培养非遗传承骨干,让文化有人做并做得实。二是围绕传统佳节策划相关的主题,将非遗文化与研学项目结合,开展非遗体验活动,引导本地群众、游客爱好土家传统文化与技艺,扩宽文化传播的范围。(刘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