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以来,重庆市新增国家级传统工艺工作站1个、文化部非遗保护传承观察点1个、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20人、市级代表性传承人142人、市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52个、市级传承教育基地54个,8个国家级非遗项目入选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首批),涌现全国非遗保护先进集体1个、先进个人3人。全市国家级、市级非遗项目分别达到44项、511项。
强化政策体系建设,提升非遗科学保护水平。一是参与国家非遗保护重大文件起草,参与文化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非遗保护工作意见》《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管理办法》等重大文件的起草、修订工作,为完善中央非遗保护顶层设计贡献重庆智慧。二是认真落实传统工艺振兴计划,完成《重庆市传统工艺振兴计划》文稿起草,近期市政府将正式印发,进一步提高非遗保护的科学性、针对性。三是完成渝东南文化生态保护区总体规划,完成《武陵山区(渝东南)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总体规划》上报工作并通过文化部专家论证会,完成市级文化生态保护区《长江三峡(重庆)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总体规划》初稿,文化生态整体性保护体系日渐完善。
创新生产性保护方式,推动非遗融入生活焕发活力。一是设立非遗产品及衍生品扶持资金,每年筛选15—25个适于生产性保护的非遗项目,按照10—15万元标准补助,激励区县创新生产性保护举措,帮助企业研发产品,推动非遗走进市场、融入生活、激发活力。二是强化非遗生产性保护平台建设,新增市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52个(总数87个)、非遗展厅15个,20个古镇和传统文化村落进入文化部非遗特色小镇培育名单。三是拓展演艺类非遗传承人群活动平台,组织700余名民间文艺选手参加第一、二届重庆市民间文化艺术之星选拔赛,评选“民间文化艺术之星”“民间文化艺术之秀”,探索演艺类非遗项目生产性保护方式、途径。四是推动“非遗进商圈”成效显著,成功举办首届重庆文化惠民消费季之非遗创意集市嘉年华、“抓饭直播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重庆主场活动——重庆非遗暨老字号博览会(第二届、第三届),为非遗成规模入驻核心商圈搭建桥梁。
扩大非遗传承人群,增强传承活力与后劲。一是扎实推进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方式,组织市内高校开设研修培训班6期,委托外省高校举办研修班1期,培训学员300余名,提升学员技艺水平。二是加大传统工艺工作站建设力度,结合重庆传统工艺保护传承实际,设立北京服装学院驻荣昌区夏布传统工艺工作站,帮助夏布企业和从业者发展夏布产品和品牌。三是扩大非遗传承主体和平台建设,新命名国家级、市级代表性传承人20名、142名、市级非遗传承教育基地54个,全市累计命名国家级、市级代表性传承人分别达到60人、711人,市级非遗传承教育基地总数达到109个。四是开展非遗进校园进课堂活动,以“传承中华传统工艺,文化遗产走进校园”为主题,今年以来组织区县级以上非遗项目1300余个,对600余所中小学校的80余万师生进行非遗节目展演和传统文化教育。五是启动“传承人对话”活动。围绕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传承与创造”“传统在身边”两大主题,组织7期分享沙龙,邀请70余名专家、学者、手工艺人举行圆桌会议,展出作品1400余件,帮助传承人提高传统工艺产品的设计、制作水平和整体品质,得到文化和旅游部重点资助。
广泛开展社会宣传,营造非遗保护社会氛围。精心选派非遗项目、传承人参与成都国际非遗节、黄山国际非遗大展、长江非遗大展等全国性重大非遗主题活动,面向中外游客展现巴渝传统文化魅力和重庆非遗保护成果,得到文化和旅游抓饭直播的肯定。精心筹备重庆文化遗产宣传月,推出“振兴抓饭直播传统工艺系列活动”等9大板块220多项活动,指导各区县以非遗主题展、非遗进校园、文化创意产品及衍生品展销等形式开展非遗宣传活动,营造人人参与保护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社会氛围。启动重庆首届十佳非遗手工技艺传承人评选,吸引200余名手工艺人参评,有力弘扬了巴渝工匠精神。稳步推进非遗专题片摄制播出工作,编辑出版《巴渝国宝》音像制品和图书,向全市所有公立中小学、职业技术学校和公益性文化单位赠送13000套,启动市级非遗系列专题片《重庆瑰宝》摄制工作,目前已摄制完成52集,营造了人人参与非遗保护的社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