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饭直播

图片
重庆巴南区以“六有”“四化”积极推进公共文化服务物联网试点建设
来源:报送系统
编辑:
发布时间:2015.01.07 09:32

  公共文化物联网,是借助互联网科技,开展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推动服务项目和群众需求对接,加快服务社会化发展。2014年以来,重庆市巴南区积极开展试点工作,深受基层欢迎,一个“你点我送,互联互通,政府购买,社会参与”的公共文化服务新模式正在形成。 

   一、深入基层调研,建立工作保障 

  巴南区通过走访基层,收集群众意见100余条,找准当地公共文化服务产品供给与群众需求不对接、文化人才不足、阵地空壳现象突出、资金使用效能不高等突出问题,确定了以解决问题为导向,将公共文化物联网试点工作作为全区文化改革创新重点项目,建立领导小组,制订实施方案,明确了构建管理平台、发展基层服务点、建设资源库、规范工作流程、整合资金使用、培育文化志愿者、实施绩效评价7项重点任务,细化了年度推进计划,建立了工作保障机制。 

  二、做到“六有”,打造服务载体 

  参与网络建设,做到有平台。该区积极参与全市公共文化物联网络平台建设,并不断优化,现已成功上线试运行。正在探索将区电子书屋项目纳入公共文化物联网运行。 

  加强人力保障,做到有队伍。在区文化馆建立了区服务中心、各镇街文化站作为基层服务点试点。大力发展配送主体,招募公告发出后,社会各界积极响应,有62支文艺展演团队和432名文化志愿者报名。按照“招队伍不招场次”原则,通过比选确定了文艺团队29支、志愿者专家80余名作为配送主体,接受基层点单预约。 

  不断丰富资源,做到有内容。建成演出、讲座、培训和展览4个资源库并上线运行。现有文艺演出节目62 套,培训有音乐、舞蹈等10余个类别,展览有5套展品,讲座有文艺、家庭教育、养生保健等37个专题,专门引进西演集团组建了巴滨游艺团,每年开展街头巡演100场。2014年通过点单到基层巡演66场。志愿者专家到基层开展培训、讲座170余场。 

  制定扶持措施,做到有服务。统一设计制作了背景板、培训主持词等,统筹做好场地、安全、舞台、电力等保障。制定了《民间艺人(文艺团队)扶持管理办法》,开展民间文艺团体和志愿者业务培训6次;专门为民间文艺队伍采购了音响、展架等设备20余套,编写演出资料2期。 

  整合专项资金,做到有经费。2014年整合各级公共文化专项资金200余万元用于试点。今年将整合专项资金600余万元用于公共文化物联网服务。 

  广泛共建共享,做到有社会参与。建立联动机制,联合相关部门、各镇街、各协会积极推荐招募文艺团队和志愿者,共同做好配送保障;倡导鼓励社会各界通过公共文化物联网面向基层开展文艺展演等配送活动。 

  三、实现“四化”,提升服务水平 

  推进城乡一体,服务标准化。严格实行配送主体准入制,制定了统一的招募流程、入选标准、合同文本等,规范操作程序。明确了配送主体服务标准和服务点预约基本条件。实行配送份额均等化,对基层服务点按村居数量统一均等分配场次,推动了城乡公共文化一体发展。 

  弘扬传统文化,资源本地化。注重培育本地特色文化资源,大力传播优秀民间文化。29支团队中,培育了木洞山歌、接龙吹打、花溪歌舞、姜家龙舞、跳石昆词、百姓名嘴等本地民间团队24支,并要求服务点预约一定场次的民间文艺团队,从而推动民间文化队伍水平不断提高。 

  扩大辐射影响,活动品牌化。将原仅在中心城区开展的“欢笑巴南”群众文艺大舞台、“巴地听雨”文艺鉴赏沙龙、“巴人图语”文化讲座等品牌文化活动和相关节庆活动,纳入到项目资源库,通过开展点单预约,在基层镇街广泛开展,使活动更接地气,扩大活动影响力。 

  优化服务流程,评判社会化。建立了“申请→预约→安排→配送→考评→反馈”服务流程,在点单预约、配送服务、网上评价等环节,建立了征求群众意见、填写配送回执、百姓“评星”、群众意见反馈等系列社会评价措施,并通过综合评价确定每次服务等次,按等次支付配送补助资金和作为次年入选基本条件,形成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以群众评判为标准的工作机制。(来源:重庆市文化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