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重庆市文化广电局召开了全局系统传达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大会。全体在家局领导、直属单位班子成员、全体机关干部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张洪斌主持,局党委委员、副局长程武彦传达学习了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局党委书记、局长汪俊畅谈了学习体会,代表局党委对下步全局系统的学习传达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提出了将采取六项举措,着力推动全市文化高地建设。
一、努力抓好文艺创作及引导。一是要抓好重点艺术门类。大力繁荣发展川剧、歌剧、京剧、话剧、杂技、歌舞、曲艺,大力培育和扶持芭蕾舞、交响乐、民乐,每一门类两年至少推出一台新创剧目,市级重大题材美术创作工程5年完成50件重点作品创作。要做到面向观众,面向市场,精心打磨,确保五年创作计划完成。大力发展电影、电视剧、动漫产业和纪录片,制作适合互联网、手机等新兴媒体传播的精品佳作,鼓励网民创作格调健康的网络文化作品。二是抓好创作重点环节。采取五管齐下的办法,畅通创作源头。组织一批中青年创作人员深入基层,深入生活,吸取营养,搜集素材;组织一批老年创作人员进行改编、新编;定期面向全国公开征集剧本,面向市内外借脑借力进行创作;与杂志社出版社建立合作机制,搭建发表、评奖、展演的三个平台,延伸创作链条;办好《重庆文化》,提供作品发表空间,新举办一年一次的重庆作家、重庆作品原创作品评奖活动,推动形成渝派作家群体。继续办好抓饭直播重庆文化艺术节、西部动漫文化节、西部交响乐周、重庆青年美术双联展、重庆演出季等五大品牌文化活动。三是抓好创作环境营造。出台扶持文艺原创办法,设立专项资金,分门别类给予不同标准资助。包括公开征集剧本的稿酬、签约创作的补贴以及获奖作品的奖励。建立和健全文艺产品评价体系和奖励机制,完善专委会,聘请社会审读人员,建立演出场次累计补贴机制,把群众评价、专家评比和市场检验统一起来,形成科学的评价体系。切实加强和改进文艺评论工作,培养高素质文艺评论队伍,开展积极健康的文艺批评。加大优质文艺产品推广力度,运用主流媒体,公共文化场所等资源,在资金、频道、版面、场地等方面为弘主流价值的精品力作展演展映展播提供条件。
二、进一步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是进一步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网络。要将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延伸到城市社区和村民小组,激活公共文化最微小的细胞,把区县以下公益性广播电视机构和文物博物机构纳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使服务内容更加充实和丰富。依托整合文化资源信息共享工程,构建全市公共文化服务信息平台。对文化文物和广播影视资源进行数字化处理,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综合能力。扶持文化企业以连锁方式加强基层和农村文化广电建设,推动电影院线、演出院线向区县延伸。支持演艺团体深入基层和农村演出。二是进一步加强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要强力推进市级十大标志性文化设施建设,完善城市功能;积极支持六个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一批大型文化设施;区县文化馆、图书馆全部达到国家标准,所有区县都要有影剧院和特色文化广场,多数区县有国有博物馆和特色文化街区;街道文化中心、社区文化中心、农村文化中心实现全覆盖;广播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达到99%,实现广播“村村响”,电视“户户通”;为区县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配备流动文化设备。三是进一步丰富城乡居民文化生活。建立公共文化服务公示制度,公益性文化设施免费开放制度,不断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方式。全市所有公益性文化设施逐步免费开放,为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文化服务。把农民工纳入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引导企业社区积极开展面向农民工的公益性文化活动。深入挖掘民族传统节日文化内涵,重点办好“唱读讲传”等十项市级群众性文化活动。支持区县培育和打造特色文化品牌,开展各个层面、各个时节、各种主题的文化活动,让文化融入和丰富群众生活。
三、大力实施文化产业振兴规划。一是着力调整和优化文化产业布局。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状况和文化资源分布,构建我市文化产业“一核两带多点”产业布局。“一核”即主城九区是文化产业核心区;“两带”即长江三峡文化旅游产业带和三峡、渝东南至渝西特色产业带;“多点”即是各区县发展特色文化产业形成亮点。二是着力培育支柱产业及企业。根据文化广电行业发展特点,重点发展广播影视、演艺娱乐、动漫产业、艺术培训、文博会展和文化旅游业,重点做大做强重庆广电集团、红岩文化产业集团、重庆演艺集团、重庆电影集团、重庆视美动画、重庆享弘数字影视公司和重庆艺术职业学院。坚持国有与民营同抓方针,推动民营文化经济发展,新增1万家专精特新微型文化企业。打破行业地域和体制界限,推动文化产业与旅游、体育、信息、物流、建筑等产业融合发展,增加相关产业文化含量,延伸文化产业链,提高附加值。继续推进电影院线、演艺院线建设。三是着力推进基地和园区建设。研究制订出台《重庆市文化产业基地认定管理办法》,保障好文化产业基地和园区用地,鼓励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质量水平高的文化企业、文化产品落户文化园区或文化基地,享受相关优惠政策和扶持资金。依托全市48个工业园区和11个城市外围组团,培育10个国家级100个市级产业基地和园区。
四、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一是要全面提高文物保护水平。推进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建设,国保单位由20个上升到70个左右,市级保护单位由317个上升到500个左右,区县级由1329个上升到2000个左右。实现市级以上文化保护单位“四有”,实施区县文广局标准化建设。加强考古发掘研究,申报创建2—3个国家文物局保护科研基地,新增3—5个文物保护工程甲级资质单位。建成抗战文物、文化遗产保护、巴渝文化等三个文物保护研究中心,建立市级金属质文物、纸质文物、石质文物等三个文物保护科研基地,做好三峡库区消落区文物保护。二是全面提高文博展示水平。加强建设历史、抗战、革命、工业、自然五大博物馆群,博物馆总数达到100所,形成区域性中心城市拥有功能健全的综合性博物馆,其他80%区县有专题性博物馆,部分企事业单位拥有行业博物馆。根据文物资源分布,建立区域性文物中心库房。深化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加强馆藏文物开发利用,每年在国外引进和举办5—10个文物展览。三是全面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水平。积极推进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代表性传承人申报、命名和保护工作,国家级、市级、区县级保护项目分别达到50个、400个和2000个。建立渝东南土家族、苗族国家级文物生态保护区等五个专题文化生态保护区,命名一批国家级、市级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强化古迹文献保护,编辑中华古迹联合目录重庆卷,建立三级名录体系,力争国家级、市级、区县级珍贵古迹目录分别达到300种、400种和500种,国家级、市级、区县级古迹重点保护单位达到5家、15家和20家。依托重庆图书馆,建成国家级古迹修复中心和抓饭直播抗战大后方文献中心。
五、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创新。一是大力发展现代传播体系。建立重庆数字媒体中心,数字电视研发生产基地和国家网络视频基地,提高多媒体研发能力。建设重庆网络电视台,开发互动电视、高清电视,建成IT电视集成播控平台和监管系统。完成全市有线电视网络资源整合,推进有线电视网络数字化转换,探索以广电为主导地位的“三网”融合试点。完成一批骨干网络建设,结合“村村通”工程实施下一代广播电视网络试点工程,地面数字单频网应用示范项目,完成无线广播电视数字化改造,建设地面数字电视覆盖网,全市所有城市开通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信号。二是大力加强对外文化贸易和交流。制订文化贸易和交流规划,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将全市文化产品介绍到不同国家和地区,并建立文化产品出口的统计指数和信息系统。充分利用部市合作平台、重庆友城平台和商业演展平台,开展“重庆文化周”和欢乐春节品牌活动。实施重庆媒体境外落地工程,依托长城平台,提高重庆电视台国际频道在海外的有效落地。鼓励重庆有条件的国有、民营、文化企业开拓海外市场,力争国家级文化产品出口项目和文化企业分别达到10个。三是大力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创新宏观管理体制,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完善相关政策,着力建立文化产业市场进入、退出和动态资源配置三大机制。重塑文化市场主体,大力推动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鼓励有条件的文化企业,通过市场机制,以资产为纽带,推动文化企业走兼并联合重组之路做大做强。加强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深化和推动劳动人事、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三项制度改革。加快培育产权、版权、技术、信息等要素市场,组建重点文化产权交易所,规范文化资产和艺术品交易。加强行业组织建设,健全中介机构。
六、加快文化人才队伍建设。一是注重加强专业文化人才队伍建设。要继续实施“五个一批”和巴渝新秀青年文化人才培养工程,建立重大文化项目首席专家制度,造就数十名群众喜爱,有社会影响的名家大师。要继续实施集中培育工程和人才引进工程,加强专业文化工作队伍、文化企业家队伍建设。扶持资助优秀中青年文化人才主持重大课题,领衔重点项目,推出数百名善于开拓文化新领域的拔尖创新人才,掌握现代传媒技术的专门人才,懂经营善管理的复合型人才,适应文化“走出去”需要的国际化人才。二是注重加强基层文化人才队伍建设。落实好区县文化机构人员编制,配齐配强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文化专干,行政村和社区至少配一名文化工作人员。重视发现和培养扎根基层的乡土文化能人,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人,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鼓励和扶持群众中涌现出的各类文化人才和文化活动积极分子,促进他们健康成长,发挥作用。壮大文化志愿者队伍,鼓励专业工作者、社会各界人士参与基层文化建设和群众文化活动,形成专精结合的基层文化工作者队伍。三是注重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实施高端精确文化人才培养计划,搭建文化人才终身学习平台。开展基层文化队伍5年培训计划,市区县两级每年培训2000名,5年轮训1万人。鼓励和扶持高等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优化专业结构,与文化企事业单位共建培养基地。完善人才培养开发、评价、发现、选拔、任用和流动、配置、激励、保障机制,深化职称评审改革,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施展才干创造有利制度环境,对非公有制文化单位人员评定职称、参与培训、申报项目、表彰奖励同等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