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文化大院作为政府引导,农民自主创建、自主管理的基层文化阵地,既维护农民基本文化权益,又是促进农村和谐发展的“助推器”。重庆市北碚区探索尝试农村文化大院公益性与经营性的有益结合,力抓“四型”转变,创建北泉村特色文化大院发展新模式,在切实解决群众“文化温饱”的同时,助推了地方经济发展。
从政府投入到农民自建
随着城乡公共文化服务网络的不断覆盖和日臻完善,由政府引导、农民自创的农村文化大院已成为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建设不可缺少的重要补充。北碚区文化广播电视新闻出版局充分发挥文化主管部门职能作用,按照特色旅游、文化产业、农家山庄、科技大院等分类,成立3个文化大院专题调研组分赴全区,有针对性地走访了17个镇街,以农家书屋为基础,调研农村文化阵地建设的盲点,形成可行性调研报告,为农村文化阵地建设、文化工作助推经济发展提供信息和数据支撑。
北泉村特色文化大院地处国家级风景旅游区——缙云山半山腰,背靠十里温泉城,西接北温泉度假村,是休闲娱乐的好去处。北碚区文广新局因地制宜,采取“三点”帮扶的方式,即:政府配置一点、社会捐助一点、镇村解决一点,为该文化大院配置了图书3000册、电脑10台、文体器材2套、惠民放映架等基础文化设备、设施,确保其公益性;户主投入近300万元,修建了谐趣园(奇石、根艺厅)、雅韵阁(古筝、茶室)、聚贤阁(图书室、电子阅览室)、惠民广场(篮球场、电影广场、文化广场)等文化场所500余平方米,添置了投影仪、背投、古筝、二胡等设备。
从“分散型”向“规模型”转变
为确保文化大院建设管理、公益运行的可持续发展,避免“建管失衡”,北碚区文广新局定期与户主沟通,了解其经营运行情况;通过发放征求意见表,收集民情民意,加强与区农委、区旅游局、区教委等部门联动,结合各行政村区域性经济发展的特点,由政府各职能部门有针对性配置农技、教育、卫生、旅游等方面的读物;区政府将各职能服务情况纳入对局、镇年度目标考核体系,分解到科、责任到人。
长期以来,农舍院坝一直是当地群众茶余饭后、农闲时段自娱自乐活动的主阵地,为有效整合村组文化资源,更大空间地发展农村文化,满足农民群众多层次需求,北碚区文广新局按照“有娱乐场地、有健身器材、有电化设施、有项目带动、有科普读物、有宣传橱窗”的“六有”标准要求,指导户主建起集文化活动广场、电影惠民广场、健身运动广场、图书阅览室、红歌演唱台、文化信息共享工程等于一体的北泉村特色文化大院,将村里的文艺爱好者聚集在一起,为他们提供才艺展示的空间和平台。农闲时,特别是周末或节假日,来此娱乐的村民可以免费享受看书、唱歌、打球、观影、上网、弹奏等多种服务。
从“娱乐型”向“效益型”转变
注重激发和引导农民的文化自觉,既是文化部门的责任,也是农村文化大院建设的强力支撑。如何使政府引导、户主自主投入的农村文化大院自觉发挥其公益作用?关键是看政府如何引路。北碚区通过文化服务“孵化”出经济效益,从而解决“自主投入”与“公益服务”的矛盾。
北碚区结合区位优势,本着“谁投入谁收益”的建设思路,由区委宣传部牵头,区文广新局与区经委、区科委等部门联合召开专题会,将户主自身收藏的根雕、奇石等文化艺术品全方位展示出来,通过艺术演奏、惠民活动等多种方式吸引游客慕名而来,形成“政府引、社会帮、个人创”联合共建文化,以文化大餐带动经济发展的良好局面。
自文化大院建立半年来,在有关部门的指导下,北泉村葵莲山庄、缙瑶农家、休闲居3家农家乐整合成立了北碚区首家股份制农家乐“葵莲乡村”,经济效益实现成倍提升。
从“单一型”向“特色型”转变
农村文化大院作为民办性质的农村文化阵地,其前身是以二胡、笛子、锣鼓等民间传统乐器为主的“家家乐”文化活动,其自娱自乐、人员分散、活动无序的特点,决定了农村文化大院文化活动单一、层次不高、需求不足等缺陷。
2011年上半年,北碚区文广新局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结合“一镇一品”“一村一特”文化格局,在保障农民基本文化权益的基础上,将农村文化引入高品位发展的快车道,有效整合农村文化资源,以市级非遗项目“北泉板凳龙”队伍为骨干,组建了一个民乐队和两个舞蹈队,由区文化馆定期对其进行基础乐理、声乐、器乐、曲艺、舞蹈等方面的系统培训,建设了一批高水平的文化表演队伍,每天分3个时段在农村文化大院里表演。
此外,北泉村特色文化大院还进一步拓展服务项目,修建了古筝、钢琴演奏台,为有此爱好的游客免费提供演奏平台,并开办了民乐培训班,在将高雅艺术引入农家的同时,传承、发展了民间传统文化,实现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有机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