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主要做法
(一)建立标准,推进阵地建设规范化、标准化
在开展基层文化阵地建设中,楚雄州按照“九有”标准对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进行规范化建设,要求每个中心有一间不少于100㎡的文化室、一个农家书屋、一块活动场地(文体活动广场)、一所“农民文化素质教育网络培训学校”分校(电脑不少于3台)、两支业余文体队伍、一名享受财政补助的文化辅导员、一套管理制度、一套档案台账、一块文化宣传栏。“九有”标准的落实,推进了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的规范化、标准化,为自然村公共文化建设提供示范,促进了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性。
(二)整合功能,实现“七个场所”功能一体化
整合基层各种功能,统一按照集“七个场所”为一体的目标进行建设,群众更好用,更好管理。一是农村党团员、妇女、民兵等教育培训的场所。整合基层党团员活动室、妇女之家、民兵之家为一体,开展相关党团员培训、民兵训练、征兵初验、关爱女性等教育实践活动,发挥综合功能。二是开展科学普及、卫生计生、便民服务的场所。依托农文网培分校、文化信息资源共享村级终端学习农业科技、普及知识,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扩大种植和养殖业的发展,加快发展村集体经济;依托村级卫生室、计生服务点开展生殖健康、养生保健等学习培训;依托便民服务中心为群众办实事,解决实际难题。三是群众集会议事、休闲娱乐健身的场所。发扬基层民主,在村级推行群众“一事一议”制度,群众可以在活动室集会,可以参与村上大小事的讨论和决策;基层文化服务中心配有篮球场和乒乓球场,全民健身路径工程,方便群众休闲健身娱乐。四是群众读书看报获取知识信息的场所。建设农家书屋和农家文化大院,除了可以享受书屋和大院自身的资源,还通过流动图书、图书漂流和数字图书馆平台共享更多数字化服务,让群众能方便快捷地获取知识和信息。五是群众操办红白喜事的场所。购置厨具、餐具等相关设施,在村级成立红白理事会,负责组织村民操办群众的各类红白喜事,解决了群众无场地、无设备办事的实际难题。六是群众避险避难的场所。宽阔平整的活动场地和功能齐全的设施设备,成为群众躲避地震等自然灾害的避险避难场所。七是群众进行农产品电子商务交易、发展经济的场所。通过电子阅览室的有限网络和扫描无限Wifi二维码,群众可以方便地进行农产品、民族刺绣、地方旅游产品等电子商务交易,微商成为部分年轻人增加收入的新渠道。
(三)整合资源,探索公共文化投入多元化
一是各级政府把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项目、公益性文化活动等纳入了公共财政预算,对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予以资金保障。二是对村级现有资源进行清理,盘活闲置学校、旧祠堂、戏台、晒场等设施资产,使其发挥公共文化服务功能。三是充分整合“美丽乡村”建设、财政“一事一议”奖补、扶贫开发、农村党员活动室建设、农业科技培训等资金、资源,拓宽投入渠道,“捆绑式”地集中投入建设,实现共建共享。四是积极鼓励社会力量通过社会捐资、资助项目、赞助活动、提供设施等方式,参与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
(四)整合人才,加大基层文化人才队伍建设
一是加强基层文化队伍建设,全州1099个行政村(社区)全部配备了文化辅导员,并落实了财政补贴。二是不断壮大文化志愿者队伍,完善志愿者招聘管理制度,鼓励社会各界人士积极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三是建立健全非遗传承人、乡土文化人才、民间艺人档案及管理办法,将其纳入文化志愿者管理,充分发挥他们在基层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四是完善人才培训机制,对基层文化人员定期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不断更新基层文化队伍的思想观念、提升业务素质和服务能力。
(五)加大建设,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向自然村延伸
针对当地人口居住分散、自然村较多的实际情况,楚雄州在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过程中,不仅加大行政村(社区)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实现了行政村文化室、农家书屋和文化活动广场全覆盖,同时还积极探索推进自然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40%的自然村实现了“七个场所”的有效整合,凸显了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性、便利性和实效性。
二、主要成效
(一)农村文化设施更加完善,城乡差别明显缩小。打破了村民“无场所议事、无场所学习、活动”的历史,农村群众闲暇之日有了新去处,群众可以通过公共电子阅览室、手机等多种形式享受数字化服务。村级文化设施建设进一步促进了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文化服务城乡差别明显缩小。
(二)农村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农民群众幸福感明显提升。依托村文化服务中心阵地,组织开展了大阅读、大培训、“文化结亲”、“村级季季演”等文化活动,打造“永不落幕的文艺演出、永不散场的体育赛事、永远跟党走的文化阵地”,让农民群众享受到文化发展成果。组织农民群众开展民族文化节庆、民族民间歌舞表演、棋牌文化娱乐等活动,评选“农民星级演员”,让更多的农民群众走上文化的舞台,极大地丰富了农民的业余文化生活,农民群众幸福感明显提升。
(三)文化富民服务农业,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依托村级建立的“农民文化素质教育网络培训学校”(分校),2015年组织开办农村实用技术培训2万多期,培训农民200多万人次,培养农村种养大户1万多户,创建农业科技示范基地800多个。大量的农村经济能人不断涌现,一批农村企业也成长起来,有效促进了农民增收。2015年,全州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365元,同比增长10.5%。开展基层文化活动中心建设,使基层广大群众既富了“脑袋”又富了“口袋”, 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四)文化惠民活动活跃乡村,社会更加和谐稳定。农村文化活动的蓬勃发展带动了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改变,现在村村建起文体活动小广场,寨寨有温馨的农家书屋,“山歌唱起来,篮球蹦起来,健身热起来,舞蹈跳起来”成为一种常态,乡村公共文化场所已经成为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主阵地和施展文体才华的大舞台,社会文明程度大幅提高。丰富多彩的文化惠民活动,使广大群众找到了精神乐园,农村赌博、偷盗、打架闹事、上访等现象明显减少,一些昔日的治安混乱村变成了今日的“文明示范村”、“治安先进村”,促进了社会治安的明显好转。与三年前相比,2015年全州集体上访的批次和人次分别下降了0.8%和12%,农村治安案件和农村“三大纠纷”案件明显下降。如今,全州农村呈现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景象。(来源:云南省文化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