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讲课的内容和大运河有关。有哪位同学能告诉我,天津和大运河有什么样的关联和故事呢?”3月26日下午,2024天津博物馆“板凳上的博物馆”开讲。
2024年首场课程邀请了天津市第二十中学的180名学生走进展厅,创新授课方式,以“双师讲堂”的形式开展,天津博物馆与二十中学历史、地理等学科教师进行多科联动、双向互动。
现场,由博物馆宣教部老师依托馆内的历史资料和文物展品,重点讲述天津作为运河沿岸重要城市,与运河互相依存,最终因河而兴的发展历程,以及运河如何带动天津城市发展与特色文化形成。由二十中学教师带领学生们梳理从隋唐大运河到京杭大运河的发展进程,探究运河沿线的气候、水文、地质等特征。双师配合,运用唯物史观分析理解运河与沿线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启发学生理解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授课完成后,在展厅内进行“板凳上的博物馆”互动体验活动。天博馆内教师带领学生体验杨柳青年画的绘制,在实践中体会以杨柳青年画为代表的天津运河文化,并进行作品交流展示。
本次课程除了以运河为主题的课程外,还同时开设了《博物馆里探寻中华文明起源》和《文物中的二十四节气》,分别以天津博物馆展览《肇基文明—天津博物馆藏商周文物特展》《岁华纪丽—天津博物馆藏二十四节气文物展》为依托,通过授课教师讲述的藏品及藏品背后的故事,唤起同学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后,天津博物馆组织学生们参与杨柳青木版年画的拓印活动,让同学们在创作中将理论知识和动手实践相结合,收获了难得的博物馆学习体验。(天津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