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9日,天津市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天津市公共文化服务保障与促进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条例》是天津市文化广播影视局承办、并于今年被列入市人大常委会审议的两个项目之一,将于2018年11月1日起施行。《条例》旨在打基础补短板、强设施提效能,以标准化促进均等化,为天津市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文明幸福的现代化天津提供法治保障。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使人民群众享有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是建设“五个现代化天津”的重要内容。2016年12月25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为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现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提供了法律依据。近年来,天津市公共文化服务工作取得了长足进展,但按照“三个着力”要求,对照天津的城市定位,该市公共文化服务仍然存在一些不足,突出表现为:公共文化服务发展不均衡、服务效能不够高,与群众需求的对接机制不够完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利用率较低,群众参与度不够广泛等。为提高公共文化服务发展的均衡性和协调性,打牢基础、补齐短板,迫切需要通过地方立法将公共文化服务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机制,做到既保底线、又上水平,推动该市公共文化服务实现高质量发展。
《条例》共七章58条,主要对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与管理、公共文化服务提供、保障措施、激励与促进、法律责任等方面作出规定。一是明确了政府及部门职责。将政府主导作为保障和促进公共文化服务的基本原则之一,明确规定了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在公共文化服务工作中应当承担的职责。二是完善鼓励社会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机制和政策措施,为公共文化服务的发展注入活力。三是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在公共文化设施的范围、信息公开、规划建设、选址布局、管理运营等方面作出了规定,并突出强调通过各种途径加强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让文化资源更多地向基层倾斜、向农村倾斜、向普通百姓倾斜。四是多措并举推进便民惠民服务,坚持公共文化服务的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规定了多种措施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向基层延伸。五是丰富供给,发挥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支持公共文化机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科技企业等合作开展研究,促进科技成果在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的运用。
《条例》从立项到审议通过,历时3年。立法工作扎实推进,成果丰硕。一是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成立了立法工作领导小组,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成立立法起草工作小组,制定具体工作方案,倒排工期时间到天,分解阶段任务到部门,落实责任到个人,任务节点向前赶,为市有关部门审核预留时间,确保市政府提请市人大常委会审议的时间安排。二是坚持开门立法,深入开展调研。将调查研究作为立法的基础和关键环节,深入全市各区和天津图书馆、天津市群众艺术馆、天津博物馆等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全面了解公共文化服务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听取立法意见和建议。委托市统计局统计信息咨询中心,对该市涉农区180个街镇文化站进行了实地调查,并电话访问了万余名市民,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统计分析资料。收集整理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等90件,参阅其他文献资料87篇,为立法工作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三是坚持科学论证,发挥专家作用。为提高立法科学性,面向全市高等院校、研究机构公开选聘课题组,从多家申请单位中择优确定天津商业大学作为课题承担单位,与天津市文化广播影视局联合调研并起草《条例(草案)》。将专家学者的外脑优势和天津市文化广播影视局工作人员熟悉情况的优势有机结合。同时,广泛征求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协调组成员单位、各区文化行政部门的意见,邀请法学、公共文化服务等领域的专家进行座谈讨论,共组织召开座谈会、论证会7次,参加人数71人,为《条例(草案)》的修改和完善提供了有力保障。四是坚持博采众长,突出地方特色。及时把国家法律要求和外地立法的有效做法纳入该市的地方立法,力争体现公共文化服务的普遍性。及时对标对表,特别是《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出台后,多次对《天津市公共文化服务保障与促进条例(草案)》(送审稿)进行修改完善。同时面向公众征求意见,针对该市实际情况,在地方特色上下功夫,突出地方立法的针对性。将立法工作过程作为查找公共文化服务“短板”的过程,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进行制度设计。在促进京津冀文化协同发展方面,《条例》也设专门条款予以明确。
今年天津市文化广播影视局承办的《天津市公共文化服务保障与促进条例》《天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两个地方性法规均被列入市人大常委会审议项目。《天津市公共文化服务保障与促进条例》的审议通过,将促进天津市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的全面提升,为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