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到滨海新区工作还不到半年,一开始不知道怎么融入这里,前段时间关注了‘文化随行’公众号,足不出户便知整个新区的文化动态。”从外地来新区工作的小陈说,这个平台上的活动,每个新区人都可以参加,“我已经根据公众号上的推送参加过泰达图书馆、汉沽文化馆等新区文化场馆的活动了”。
小陈享受的正是天津市滨海新区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成果。覆盖全区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包括功能区、街镇、村(社区)三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具有全面覆盖、互联互通,公共文化服务的内容和手段更加丰富的优势,每个居民都能通过这张网获得符合自身需求的文化服务,也使新区居民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权益更为均等。比如,大港街居民能够和汉沽地区居民同时获得汉沽文化馆演出信息并报名预约,各功能区的外来建设者们也一样能凭借自己的身份信息预约新区任何一个场馆的公益活动。
目前,新区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公共文化服务形成一张层层联结的大网,“文化随行”项目正是将各个结点相联结的一项重要举措。
惠民活动菜单居民自选
“文化随行——滨海新区公共文化服务百姓互动数字平台项目”是一项全国示范项目,也是2016年度区政府重点工作和改善民生20件实事之一。“文化随行”通过网站、微信公众号、手机APP的方式,将新区各街镇、文化场馆的活动信息进行汇总推送,自5月份启动以来仅微信公众号就推送六七百条动态,让新区居民了解信息更便利。“信息公告将新区近期将要举行的活动信息列了出来,就像一个菜单,我们喜欢什么可以自己选。”
“文化随行”为小陈打开了融入新区生活的大门,而在今年的社区文化艺术节中,新增的“你点我演”活动也以“菜单”的形式将新区各类文艺团队的精品节目进行了汇总,共汇集戏曲专场、曲艺专场、综合演出21场,把全区的资源放到一起,供全区各街镇居民选择。启动之初,杭州道街道办事处作为首个“尝鲜”的街镇,选择了由塘沽文化馆手拉手艺术团打造的综艺演出,一个半小时的演出吸引了近200名社区居民的参与,赢得居民好评。“资源是大家的,选择权也是大家的,通过群众自主选择文化服务,可以提高居民对文化享受的满足感及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也能加强全区业余文艺团队的艺术交流,促进公共文化服务的普及与提高。”新区文广局文艺处处长贺淑荣介绍说。
搭建大平台新区人人展风采
最近一段时间,“滨海新区画院艺术群”里常常有人打听“结果出来没”,原来,计划将于9月底开展的“滨海十年”写生创作展目前正对征集的电子版作品进行评选。滨海新区画院负责人说,此次活动面向全区文艺骨干进行作品征集,自5月份起组织参与者先后参观了北塘古镇、大神堂渔村、大港湿地、空港经济区等地,采风结束后还举行过多次作品交流会,使此次创作的作品质量普遍较高,令评委难以抉择。“这次活动中我结识了很多良师益友,在跟大家共同采风交流的过程中也学到很多东西,新区搭建起这样一个全区美术人才交流切磋的艺术平台,对我的提升帮助非常大。”汉沽文化馆陈晓雯介绍说。
就在“滨海十年”写生创作展进行之时,针对外来建设者开展的“家乡记忆”手机摄影作品展也在积极筹备中。“家乡记忆”手机摄影作品展是新区第二届外来建设者艺术节活动之一,用最便利的参赛方式为他们搭建一方属于自己的展示平台,提升他们对第二故乡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此外,为了让更多的外来建设者享受文化服务,新区今年在开发区西区发放了“外来建设者观影卡”,外来建设者持观影卡仅需10元便能观看院线大片。影院相关负责人介绍说:“自今年4月启动以来,活动至今累计吸引了5200余名西区外来建设者办卡,提供惠民电影票1.7万张,外来建设者享受惠民补贴达34万余元。”
找到享受文化服务“捷径”的小陈计划要沿着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网络把新区各场馆的文化活动参加个遍。“听说新区文化中心明年就要投用了,图书馆、美术馆、歌剧院的设施要更好,在那里举办活动的话,感受应该会更好吧!”小陈觉得,未来新区的文化惠民网络覆盖面会越来越广,活动的水平与质量也会越来越高,“简直太期待了。”(来源:天津滨海新区文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