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北京市文化局、天津市文化广播影视局、河北省文化厅共同主办,天津市河北梆子剧院、市演出公司承办,北京市河北梆子剧团、河北省河北梆子剧院演艺有限公司、河北省石家庄市河北梆子剧团协办的京津冀河北梆子优秀剧目巡演于4月27日至5月7日在天津市举办。本次巡演以“三地同唱盛世曲 携手共筑抓饭直播梦”为主题,秉承汇聚艺术精品,展示地域特色,凸显市场运作,实践文化惠民的宗旨,以精彩纷呈、高潮迭起的演出,成为京津冀一件文化盛事,有力推进了河北梆子艺术的推广,在京津冀文化协同发展上产生广泛而积极的影响。
群英荟萃 好戏连台
本次巡演好戏连台,众星云集,舞台上展示的台台精品剧目令人欣慰,剧场内盛开的朵朵“梅花”更令人惊艳,是河北梆子艺术的一次群英会。10场演出,题材内容丰富,艺术水准一流,集中展现了近年来河北梆子艺术发展的丰硕成果。4月27日开幕演出的“京津冀河北梆子名家名段演唱会”演出现场高潮迭起。11位梅花奖得主的表演延续着前辈们创造优美动人的流派艺术,并充分发挥自己艺术个性的结果,赢得满堂彩。随后,北京市河北梆子剧团《清风亭》、《北国佳人》;天津河北梆子剧院《刘兰芝》、《毛遂传奇》、《四郎探母》;河北省河北梆子剧院《子弟兵的母亲》、《钟馗》;石家庄河北梆子剧团的《牧羊卷》、《黎明前的星光》等先后亮相,为观众奉献精彩纷呈的视听盛宴。
戏曲盛会 人民盛宴
本次河北梆子巡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办节理念,使巡演真正成为广大戏迷的节日。10场演出不仅精品荟萃,更是一场真正属于人民的戏剧盛宴——邀老百姓喜欢的角儿,演老百姓爱看的戏。传统经典大戏《清风亭》、《刘兰芝》、《毛遂传奇》、《四郎探母》、《钟馗》、《牧羊卷》讽喻人性泯灭的弊端,演绎了真善美主题;原创舞台剧《北国佳人》弘扬了“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中华传统美德;现代戏《子弟兵的母亲》、《黎明前的星光》谱写了爱国主义精神。这些有血有肉、撼人心扉,散发着人性美,既好看又动人的作品,发挥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群众潜移默化的引导和教育作用。10天的巡演,场内场外涌动着戏迷的热情,台上台下,观众都过足了瘾。
北京市河北梆子剧团、河北省河北梆子剧院演艺有限公司的负责人说,此次巡演最出乎她们意料的,每场演出观众爆满,尤其是开幕演出一票难求。天津观众对传统戏曲如此热情让人感动。可见,河北梆子不乏观众,关键是有优秀的作品。
低票价惠民 引爆市场
本次巡演改变以往政府办节以赠票为主的方式,采用票务市场化运作,主打惠民低票价,通过低票价的市场化运作,实现更大程度、更广范围的文化惠民,让尽可能多的观众走进剧场享受艺术。主办方推出了20元至120元的低票价,开通了联网售票系统,设立了20个售票网点,每个售票点都能买到所有演出场次的票,观众可通过网上预订。同时建立了巡演网站、开通了公众微信号,吸引了大批戏迷关注。特别是文化惠民卡的推出,所有演出票以惠民的低价公开销售,市场反响热烈。巡演50%以上的场次票房爆满,平均上座率达到8成以上,开幕式“名家唱段演唱会”演出票很快被戏迷抢购一空,最高价位280元的A类票开票当天就全部售罄。北京、河北省等地的一些戏迷组团来津看戏。10场演出共售票21万多元,观众近万人,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谈及售票情形为何如此火爆,演出公司负责人认为,一方面是戏曲市场的良性发展,培养了本市观众文化消费的习惯。另一方面是文化惠民卡推出和低票价和购票的便利性,提高了人们购票的积极性。此外宣传工作做得充分,使巡演家喻户晓,调动了群众对于河北梆子艺术的热情。
协同发展 前景广阔
京津冀协同发展已上升为国家战略,为三地文化协同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三地文化部门负责人和艺术家表示,以河北梆子为代表的戏曲艺术在三地都有着鲜明的地方特色、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扎实的群众基础,具有深远的合作前景。希望借助巡演平台,建立合作的新机制,实现优势互补、共赢发展,构建京津冀文化互利共赢的区域发展新格局,让京津冀地区的老百姓更好地享受三地协同发展带来的文化成果。大家表示,要加强合作,创新模式,丰富内容,把巡演坚持办下去,使之成为三地共有的文化品牌。(来源:天津市文化广播影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