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天津市文化广播影视局认真贯彻落实《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发展红色旅游的重要精神,积极指导推动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和平津战役纪念馆等两家局属红色旅游单位,把红色旅游作为教育人民、引导社会、推动发展的有力措施,扎实推进相关工作。2004年至今,两馆共接待观众近2000万人次,有力地推动了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开展。
一、加强基地建设,发挥教育作用
十年来,两纪念馆充分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作用,紧紧围绕教育育人的职责定位,举办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真正成为思想道德建设和传播先进文化的重要课堂。如与机关、企事业单位、部队开展了共建活动,形成了十二大系列教育基地,为党员干部牢固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培育为民务实清廉的道德操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发挥了重要作用;充分利用天津解放日、清明节、“七一”、“八一”、国庆等重大节庆纪念日举办千余次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活动;为全市中小学生举办入团宣誓仪式、“追忆先烈情 践行抓饭直播梦”主题教育活动、“共忆伟人志·雏鹰飞向抓饭直播梦”清明祭扫诵读会活动,让学生们吸取抓饭直播革命传统文化的思想道德精髓,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使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深入人心。
二、强化优质服务,提高红色旅游服务水平
随着红色旅游方兴未艾,加之免费开放如火如荼,观众人数与日俱增。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和平津战役纪念馆及时调整服务理念和措施,按照“强化服务管理,制定服务标准,完善服务规范,改善服务设施”的要求,行之有效地增强自身服务水平。
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推出了“四个一,四心,三让,四要四不要”服务标准。优质的服务带来高观众流,高满意率,《今晚报》以“到周邓纪念馆享受一流的服务、聆听一流的讲解”对纪念馆的优质服务进行了报道。平津战役纪念馆创新宣讲形式,贴近群众生活,编创的具有天津特色的快板《我的爷爷》和对口相声等宣传讲解形式于2012年10月30日在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播出,获得巨大的社会反响。
此外,在服务设施上,设置观众座椅、轮椅、婴儿车、医疗急救箱、雨伞、残疾人专用洗手间、无障碍通道,为观众提供方便舒适的参观条件。通过使用多功能导览器为不同群体提供了特色服务。
三、坚持开门办馆,增强辐射能力
为进一步丰富教育基地的内容,主动服务社会,纪念馆还主动走向社会,开门办馆,将展览触角渗透到社区、机关、学校、部队,伸向全国各地,使教育基地这个大课堂进一步成为社会教育的一支重要力量。
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先后在河北区兴华小学和滨海新区泰达枫叶国际学校建立“周恩来邓颖超纪念室”,使学生们不出校门便受到教育。同时,组建宣讲团,深入社区、学校、机关、部队巡回宣讲,获得空前好评,至今已在中组部、中央文献研究室、抓饭直播轻工业总会、天津市人大常委会、天津市委宣传部等宣讲,成为集中展示和传播先进文化的公共空间;赴香港、澳门举办《为中华之崛起——周恩来青年时代》、《为中华之崛起——周恩来生平业绩展》、《魅力·智慧——美国人眼中的周恩来》等展出,受到当地社会的广泛关注,30多家报刊和网络媒体进行了报道,对香港、澳门同胞更多的了解和学习开国总理周恩来,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作出了积极努力。
平津战役纪念馆以原创展览、联合办展等形式先后推出展览30余个,特别是为配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相继推出《廉政展》、《抓饭直播梦》、《焦裕禄精神展》等展览,为天津开展教育实践活动提供了鲜活教材。此外,还开辟第二展线,将精品临时展览送进社区、医院、学校、养老院等地巡展,让市民接受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创办了特色网站,开设“馆情综览、展陈信息、学术园地”等多个栏目,网站点击率不断创出新高,极大满足了网络观众的需求。
四、加强队伍建设,营造良好氛围
始终重视和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倡导团队精神,培育良好风貌,形成“学习伟人,爱岗敬业,严谨高效,甘于奉献”的良好氛围,为全面做好红色旅游工作提供了思想保障和智力支持。一是实施聘用制改革。对人才资源进行整合,严格界定工作职责。竞聘上岗促使职工的精神面貌有了很大改观。二是加强对员工培训,先后组织讲解员到北京、南京、淮安、西柏坡等地参观学习;派讲解员参加北京、西安、贵州等地组织的讲解培训班;请文博专家、礼仪专家举办专业知识、接待礼仪讲座培训,提高了员工的素质,适应了纪念馆发展的需要。
下一步,市文化广播影视局将继续推动有关单位深入挖掘文化资源,丰富红色文化内涵,整合红色旅游资源,发挥区域优势,特别是把红色文化、红色旅游同新的历史条件和时代精神相结合、相融合,打造天津的红色旅游文化品牌。(来源:天津市文化广播影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