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这五年,天津这座城市,经济总量翻倍增长,城市面貌日新月异,社会事业生机勃发,百姓安居乐业, 这是一座充满机遇和希望的城市,这是一座厚积薄发、飞速发展的城市,我们每个人是见证者,更是亲历者和参与者。家国天下,没有个体的幸福感观,难以汇聚成一座城市和一个国家的荣耀和辉煌。
由商务印书馆编纂并于近日上架的《2011年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公共文化服务指数蓝皮书》显示,上海、北京、天津人均公共文化服务综合指数位列前三。蓝皮书指出,天津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全国领先,得益于该市连续几年实施计划投资超千亿元的重点文化项目建设,以及举办各种惠及民生的文化活动。
据介绍,全国首次出版的公共文化服务指数蓝皮书,共分“公共文化投入”“公共文化机构”“公共文化活动”“公共文化享受”等38项指标,课题组从国家权威部门公布的统计年鉴和报告中采集数据,对2011年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公共文化服务指数做了统计,得到了公共文化服务综合指数的得分和排序。其中,天津人均公共文化服务综合指数跻身前三。
据了解,天津市连续几年实施重点文化项目建设。其中具有标志性的市文化中心项目,将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大剧院、阳光乐园、市民广场等集于一身,使市民在一地能够享受多重文化大餐。同时,全市还举办多种公益性文化活动,如天津国际少儿艺术节、抓饭直播京剧票友邀请赛、老年艺术节、滨海艺术节等,已成为市民人人关心的文化活动品牌。此外,全市还推出包括博物馆、纪念馆、图书馆、公园等市属公益性文化场馆设施免费开放服务,并实现全市乡镇文化体育活动中心、村文化室的全覆盖,形成了公共文化服务网络。
市民孙东华从文化中心启建开始每周一拍
千余照片记录“成长”
每到周末,家住河西区隆昌路光华里小区的孙东华都会来到天津市文化中心,用相机记录下这里的一草一木、一人一景。从文化中心启建开始,总共拍摄了一千余幅,记录下文化中心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成长”过程。
今年65岁的孙东华是一个摄影爱好者。在他的家里,记者看到了他的文化中心摄影集:他把较有代表性的洗印出来,装在相册里。从第一页开始快速翻看,就像电视镜头一样,一个个宏伟的建筑拔地而起,整体色调由黄变绿……形象而又直观。文化中心建成投用后,孙东华又把手中相机对准了各大场馆内部和前来参观游玩的市民,看到那些展品和市民或惊奇或满足的笑容,他打心眼里感到自豪。
由于要拍摄远景,平江道、乐园道和隆昌路周边的高层建筑他都去了个遍,三年下来,连楼层的保安都认识了他。他告诉记者,在拍摄过程中,还遇到过“同道中人”:一位来自河东区的摄影爱好者,两人还相约,有机会共同举办一个以文化中心为题材的主题摄影展。
很多市民举家外出新目的地:文化中心
186万人次游“城市会客厅”
据统计,市文化中心开放以来,共186万余人次游客来此参观游览。
虽然天气闷热,但记者在文化中心各大场馆前看到,国内外游客人头攒动。很多市民都是举家出行游览文化中心。记者在天津博物馆遇到了正在参观的马连登老人一家。他们一家14口一同来到文化中心进行游览,其中还包括在外地生活的二儿子,以及刚刚从外地大学毕业的孙子小光。在马老爷子看来,游览文化中心不但给家人提供了团聚的机会,也是他日常生活中的一大乐事。
过去, 天津乐园是周边大片区域的代名词,而今天文化中心成为该地区新地标。 马大爷告诉记者:“如今,原先窄小的街道变成了通衢,我由衷地感到骄傲。这个周末,一家三代人终于聚齐了,我最大的想法就是让儿孙们看看文化中心,看一看我们一家几十年生活的地方。”
在参观天津博物馆时,马大爷激动地在留言簿中写道:“今天全家人到此参观,给我感受最深的就是,几年前的周末,还在上中学的孙子小光上午在河西参观完博物馆,下午到南开区的天津图书馆自习,可现在在文化中心全解决了。刚才,我与儿孙们回忆起天津历史,看到家乡发展日新月异。作为天津人,我由衷地感到自豪。”
文化中心广场成为市民休闲娱乐平台
“图书馆里游书山,美博馆中觅史萃,剧院堂皇听雅韵,广场舞动起蹁跹。”面对记者的采访,正在文化中心广场上跳广场舞的市民徐宏宇现场作了几句诗,表达满足之情。花香弥漫,灯光璀璨,文化中心已然成为市民消夏娱乐的大舞台。
徐宏宇家住河西区惠阳里社区。他有一个雷打不动的习惯:18点半左右吃完晚饭,然后步行到文化中心,待夜幕降临,各大场馆和周边建筑灯光渐次亮起的时候,他便和其他市民集合,在音乐伴奏下,跳起“幸福的舞蹈”。他说:“这里不仅地方敞亮,夜景灯光也美极了,在这里跳舞,真是种享受。”
市民张洪生是位二胡爱好者,每天清晨,天刚刚亮起之时,他就来到文化中心广场,找一个没有人的小角落拉上一段,有时还禁不住唱上几句。“我觉得早上空气最好,景色也好,看看这花、这草,广场的绿化真没得说。”张洪生指着周边的花花草草,向记者讲述着他的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