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采取积极有效措施恢复发展,助力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
特殊时期,文旅供给不缺位,用文化之旗凝心聚力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面对疫情,全省文化和旅游系统万众一心,在场馆闭馆、演出停演之际,积极转变服务方式,以艺战“疫”。在危机时刻,稳定民心、鼓舞士气;在复工复产之际,提振信心、凝聚力量,发挥出举旗帜、攻难关、促发展的作用。联合专业音频分享平台喜马拉雅,为全省网友提供无限量喜马拉雅会员账号,让大家足不出户便可畅听万余部的精选好书好课。开设“抗击疫情,陕西公共图书馆在行动”专栏,网站点击量15.7万人次。推出美术、书法、雕塑等各类线上展160余次,让群众宅家就可以享受到精美的文化大餐。全省文化工作者创作生产了6000余件抗“疫”题材的优秀文化作品,通过文学、书法、曲艺、剪纸、农民画、皮影、诗歌朗诵、音乐短视频等多种艺术形式宣传防疫知识,为打赢抗击疫情阻击战凝聚文化力量。
加大文旅供给,让群众享受到高品质的文旅服务
全省文化和旅游系统在坚持常态化疫情防控中统筹推进全省文化事业、旅游业繁荣发展,不断丰富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为文化和旅游强省建设贡献力量。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强现实题材创作,推出了一批思想性艺术性俱佳的文艺精品。着力抓好《陕西省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条例》贯彻实施,持续推进《陕西省公共图书馆条例(草案)》等公共文化服务立法进程。继续抓好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县级图书馆文化馆制建设和公共文化机构法人治理结构改革。高质量编制《陕西省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规划》,挖掘黄河文化内涵,讲好“黄河故事”,激发陕西黄河流域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
推动文化旅游产业提档升级,有效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在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的当下,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集中组织力量,精准施策,不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先后与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充分发挥各地文化旅游资源优势,在健全合作机制、加快产业发展、深化人才交流等方面加强交流合作,推动区域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积极开展“惠游陕西”等惠民旅游活动,鼓励景区、旅行社、酒店等推出免费入园券等优惠举措。向抗“疫”一线医护人员免费开放景区,全省先后有近400家收费景区承诺自景区恢复运营之日起至12月31日,向全国参与武汉“抗疫”一线救援工作的医务人员免费开放。针对省内居民开发系列短程旅游产品,向市民发放旅游消费券(卡),大力推动“陕西人游陕西”。大力促进研学旅游,与周边省份签订促进研学旅游合作协议。加强在高铁和高铁沿线主要城市和二线城市的精准营销,积极开展旅游宣传推广和促销。2020年上半年,全省接待境内外游客1.35亿人次,旅游总收入1189.26亿元,全省文化和旅游行业呈现出明显复苏态势。
“生态+文旅”助力乡村振兴,增强贫困地区广大群众的幸福感
在商洛,当地通过擦亮“文化绿洲”“戏剧之乡”的名片,全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宜养的秦岭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做实文旅扶贫,做活文旅产业,助推乡村振兴,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积极贡献。在安康,腊肉制作技艺、巴山豆腐制作技艺等一大批带着浓郁生活气息的非遗资源和民间文化,正在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生产力,让其成为山区群众致富的有力依托,不断推进乡村振兴。全省文化和旅游系统将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统筹生态环境保护、旅游资源开发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加快陕西全域旅游示范省创建;坚持定点扶贫与行业扶贫相结合,发挥文旅系统“扶志扶智”“促就业增收入”的优势,以更有力的举措、更务实的作风、更努力的工作,助力脱贫攻坚任务全面、如期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