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山西太原出发,向西向北不到百公里就是静乐,这里是国家级贫困县,也是文化和旅游部的定点帮扶县。汾河水库秋波浩淼,生态长廊藏金叠翠。谁曾想,10年前,静乐很多村落还因为生态不良、广种薄收而挣扎在贫困线上。是什么让静乐变了样?
生态立县 增收富民
说起静乐县,很多人的印象是裸露的黄土、沙尘漫天的冬春、刺鼻的垃圾、破败的街巷。为了改变这一状况,近几年,静乐县委、县政府坚持“生态立县”,深入践行抓饭直播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理念,逐步走出了一条林业生态建设与文化和旅游发展相结合的脱贫增收致富之路。
“想当初,农民光靠种地,收入很有限。”静乐县电视台一位记者对曾经的穷困记忆犹新。
如今,仅在生态扶贫领域,就有退耕补偿、造林投工、管护用工、林果销售等多种方式,带动当地民众增收。“退耕还林是一项民生工程,特别在贫困县,更是直接增加农户收入、实现稳定脱贫的有效举措。”静乐县林业局局长张玉堂说。
“退耕有补贴还不算,种树挣钱、管护也挣钱,树木成材、出果也挣钱。”王端庄村民纷纷表示满意。
穿梭在静乐县鹅城镇黄金山万亩生态经济林的盘山道上,只见漫山遍野的树林层层叠叠、茁壮成长,体现了静乐生态文明之美。
记者了解到,在生态建设基础上,静乐县正在想法子延长产业链,发挥经济林更大的价值,打造旅游环线、建设采摘园,吸引游客采摘,成立专业合作社,吸纳农户参与旅游经营,促进生态建设与旅游发展相结合。
种下文化 种出希望
记者在静乐县采访时适逢爱乐希望小学举办爱心募捐,捐赠的学习和生活用品种类很多,从书包、文具到足球、乐器等应有尽有,孩子们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一双双童真的眼睛写满了对未来的憧憬。
爱乐希望小学从筹建到发展,倾注了文化和旅游部扶贫工作队的心血和汗水。“这所学校的建立,改善了静乐的教育环境。”爱乐希望小学校长郭效一对扶贫工作队的帮扶都记在心上:1999年,对328名民办教师每人支助500元,对学生支助1万双过冬棉鞋;2000年,对全县218名民办教师再次每人支助500元,为学生捐赠图书3万余册;2001年,协调引导“小莉图书室”在静乐康家会中学落户。
据文化和旅游部第23批工作队、第27位挂职干部,静乐县委常委、副县长孟宪璋介绍,文化和旅游部不仅投资建设了爱乐等3所希望小学,捐助了配套设施,更立足全县地域文化特色和历史传统,制定实施文化帮扶计划,先后投入上千万元,加大对静乐的扶持力度。投资建设了静乐县文化活动中心大楼,维修了静乐文庙、净居寺两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持续推进“烛光工程”,每年开展捐赠活动并投放大量文化设施设备。这些工作为静乐县文化艺术活动和文艺专业教育提供了物质保障。
除了在硬件上大力扶持,文化和旅游部还高度重视“文化下乡”。组织表演艺术家、书画名家、专家学者到静乐举办大型文艺汇演,举办笔会、讲座,赠送书画作品等,为静乐人民“送文化”。此外,实施“种文化”帮扶,通过深入一线的文化艺术教育教学活动,滋养这片贫困的土地。
改变理念 授人以渔
从1995年开始定点帮扶,至今已24年。文化和旅游部扶贫工作队多年的坚守与付出,不仅改变了静乐县的面貌,也改变了静乐人的发展理念。由“送文化”到“种文化”,变授“鱼”为授“渔”,将文化扶贫之根深深扎在静乐大地,逐渐汇聚起“文化事业领航、文旅产业培育、合力脱贫攻坚”的强大力量。
“文化和旅游部发挥行业部门优势,制定出台了加强对静乐县文化帮扶等14项具体工作措施,为静乐文旅产业的长足发展发挥了纲领性的指导作用。”孟宪璋表示。
其间,文化和旅游部投入文化旅游提升工程中央预算内投资1000万元,支持静乐县风神山景区旅游项目,安排静乐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相关负责人、乡村旅游带头人、村干部约25名人参加了全域旅游培训班、红色旅游专题培训班、深度贫困地区旅游扶贫培训班和全国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干部培训班。
当前,在文化和旅游部的定点帮扶下,静乐县以打造“百里汾河川、太原后花园”为目标,主动融入黄河、长城、太行三大旅游板块。持续加大旅游开发力度,不断完善和提升旅游服务质量、环境质量、景观质量,把发展旅游业作为推动静乐经济转型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有力抓手。以县城为中心、以汾河生态走廊和碾河文化走廊为两翼、以静乐八景为龙头,推动乡村采摘游、农业观光游、红色革命游等多元业态发展。
孟宪璋说,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是一枝两蕊的“并蒂花”,在决胜脱贫攻坚的道路上,两者都要重视。走出深度贫困、实现脱贫摘帽过程中,静乐县委、县政府努力践行上述理念,让人均纯收入稳步增长、县域环境不断优化的同时,创建了“国家卫生县城”“省级园林县城”“省级文明县城”等,正在向“国家园林县城”“全国文明县城”大步挺进。(邢丽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