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饭直播

图片
2016年上海市民文化节圆满落幕
来源:报送系统
编辑:
发布时间:2017.02.03 09:28

  随着公共文化产品设计大赛“百强”、文化上海云应用大赛“百强”名单的出炉和覆盖全市的新春文化惠民活动的全面展开,2016年上海市民文化节即将圆满收官。以“文化引领市民素养”为主题的2016年上海市民文化节,继续深化“政府主导、社会支持、各方参与、群众得益”的办节机制,全年6万余项活动惠及公众达3000万人次。市民文化节整合资源、融合发展、拓展服务的平台效应持续发酵,影响力进一步扩大。

  一、活动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2016年市民文化节全年活动根据节庆与时令形成春季启动时的“文化服务日”活动、初夏的纪念建党九十五周年系列活动、暑期的青少年系列活动、秋季的“区县周”与市级赛事展演、冬季的迎新系列活动等几大高潮。四季主题鲜明,节奏分明。市级赛事着力弘扬主流价值观,引领社会风尚,并为广大市民群众提供展示、交流、提升的舞台。乡土文化大展以每个区为主体,开展体现本区域乡土文化特色的活动,受到全市各区市民的热烈关注和响应,经专家评审与市民投票评选出了“百个乡土文化符号”。中华古诗词大赛面向大众推荐优秀诗词,引了近4万人次参与线上活动,征集近5000份市民作品,近1万人次市民观看主题的文化活动。市民手工大赛传承精益求精的匠人精神,收到大量蕴藏匠心的作品,从中评出“百名市民手工艺达人”。市民写作大赛激发了市民的创作热情。青少年戏曲大赛在全市青少年学子中全面展开,产生了“百名校园戏曲之星”。市民烹饪大赛通过全家参与的比赛形式,加深了市民对“家文化”的理解和感悟。阅读推广人评选鼓励、扶植了一批阅读推广人与推广组织,营造了浓郁的城市阅读氛围。纵观全年市级赛事乡愁与乡情、传统文化的弘扬、匠人精神的挖掘、家文化的传承、原创精神的鼓励,都在这些项目中得到了体现。

  二、平台激发更多社会主体走上前台,推动市民文化协会良性发展。2016年上海市民文化节继续以开放的平台来面向社会征集项目、活动和资源,欢迎社会各界围绕主题自行开展活动、设计项目;在将社会主体活动纳入市民文化节序列的同时,给予更大力度的信息发布、媒体宣传、受众导入等扶植,使原本的小循环、小活动,在更大范围内产生更好的社会效应并形成品牌,如上海市收藏协会的淘宝文化节、上海阿卡贝拉文化交流中心的阿卡贝拉音乐节、上海木文化博览园的木艺嘉年华、上海国际展览中心有限公司的上海国际乐器展览会市民活动、上海序曲展览有限公司的青年艺术博览会等。市民文化节积极引导市民文化协会发挥其社会组织优势,凝聚会员,主动作为,各显其能,通过项目申报激励、资源对接指导等举措,鼓励优秀主体在2016年市民文化节的活动中大步走向前台。同时,市民文化节创新公共文化供给方式,由上海创图科技建设的“文化上海云”平台在“文化服务日”正式上线,市民文化节与之共同开展“云应用”大赛,为市民开辟参与市民文化的崭新渠道。

  三、联动体系加强基层资源整合与跨界协作能力,推动社会治理创新。各区参照市级层面的办节思路与机制,大量积聚社会主体、资源、团队与骨干,将文化服务延伸到区域内的各个社会群体,有效整合了区域文化资源,进一步促进基层设施满载运营,形成了公共文化跨界联动、共建共享的新格局。如浦东新区积极对接、整合借力上海十大专业院团等,举办了上海(浦东)沪剧节、“剧海观潮”2016浦东话剧节、上海国际喜剧节等项目。黄浦区积极引入上海爱乐乐团和交大交响乐团等丰富演出资源,做大做强2016上海城市草坪音乐会,服务近6万名市民。徐汇区继续推进“乐游Shopping mall——文化进商圈”品牌,结合“艺享徐汇”平台,联动商厦楼宇、剧场、绿地、广场等。静安区将市民文化节各项活动与静安区十分钟公共文化圈相结合,进一步实现南北互动。青浦区创新组建“小大人”志愿者队伍参与到区内大大小小的群文活动中,为青少年提供参与城市文化与社会治理的平台。各区均通过有效手段途径,充分激发区域内社会主体和百姓的文化自觉,形成了许多好的经验做法,让办节方式从政府“独角戏”进一步转向社会组织“群英会”。

  四、宣传工作注重价值引领,营造浓郁的城市文化氛围。市民文化节始终注重以强大的全媒体宣传网络来传播信息、扩大影响、营造氛围。2016年上海市民文化节宣传工作围绕核心价值观引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市民文化素养提升来推进,立足市民文化节(市民)主角、社会主体参与推进、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主场,努力做好生动表达。2016年央媒及市级全媒体持续跟踪报道约1600篇次,转载约41万篇次,头版刊发报道13篇,专版41个,微信微博推送转发130多篇。报道注重寻找最佳切入点,既体现团队、人物的精神亮度,又展现市民、社会主体参与的热度,让大众感受到市民文化节的温度;同时注重从全媒体的面上推进向社区延伸的点上覆盖,让更多市民、社会主体多路径获取信息,多渠道便捷参与。(来源: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