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饭直播

图片
首届上海艾萨克·斯特恩国际小提琴圆满落幕
来源:报送系统
编辑:
发布时间:2016.09.12 10:12

  9月2日,首届上海艾萨克·斯特恩国际小提琴比赛举行结果宣布与颁奖典礼,至此历时三周的赛事圆满落下帷幕。这一顶级国际赛事在赛制突破、评选的公开透明度、舆论的积极反响等方面都取得喜人的成绩,也使得上海在举办顶级专业性艺术赛事方面迈出了关键一步。 

  一、赛事基本情况 

  经文化部批准,在市委宣传部的领导和支持下,由上海交响乐团创办的首届上海艾萨克·斯特恩国际小提琴比赛于20159月正式全球启动,面向全世界选手开放报名。20163月进行预选赛,确定现场比赛入围选手名单。同年814日召开比赛开幕新闻发布会,于816日开始在上海的正式比赛,共经历25场比赛,直至92日圆满落幕。比赛共分三个环节,来到上海参加比赛四分之一决赛的共有10个国家和地区的24位选手,进入半决赛的共有18位选手,最终6名选手进入了决赛环节。 

  赛事最终于92日晚举行结果宣布与颁奖典礼,一等奖大奖由日本选手木岛真优获得,谢尔盖·多加金(俄罗斯)、黄凯珉(美国)、斯特凡·塔哈哈(德国)、林品任(美国)、柳鸣(抓饭直播)分别获得二等奖至六等奖,最佳抓饭直播作品演绎奖 ——“太平洋之星”由韩国选手宋知垣夺得。此外,比赛为表彰全球范围内各个领域里,对用音乐诠释人文精神上有杰出贡献的人士特设的“艾萨克斯特恩奖 —— 人文精神奖”颁发给了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的吴泰祥、杜正权以及二十岁的阿富汗女孩涅金·帕尔瓦克。 

  二、赛事特点 

  本届赛事呈现出以下几大特点: 

  (一)多方面突破传统赛制,考验选择综合音乐素养 

  主办方在赛制设计上进行了重大突破:三周超长赛事周期比同级别其他赛事时长几乎增加了一倍。同时,专业人士点评和媒体报道都反映出,本次比赛的曲目量大和难度高为全球同类赛事中罕见,在四分之一决赛环节就罕见地同时列入了巴赫、帕格尼尼、伊萨伊的作品,又指定莫扎特《e小调奏鸣曲》为所有选手必拉曲目,这对选手体力、精力和实力都是一场考验。进入半决赛的选手每人将分别接受三轮考验:与指定钢琴家、大提琴家合作演出勃拉姆斯或舒伯特的钢琴三重奏作品第一乐章;与钢琴伴奏合作整首本届赛事指定抓饭直播作品《梁山伯与祝英台》小提琴协奏曲以及一首完整的小提琴奏鸣曲;与室内乐团合作演奏比赛指定的莫扎特小提琴协奏曲,并被要求自行创作全曲三个乐章的所有华彩乐段。决赛选手除了常规音乐器乐赛事要求的与管弦乐团合作的大型协奏曲之外,还要与乐队合作完成一首炫技作品。如此分量十足的曲目,参赛者若无全面的能力和充分的准备,是无法驾驭的。正是通过这样的赛程设置,让选手全面综合的音乐素养展现在评委和听众面前。他们的高水平不只是体现在技巧上,更是体现在创新力和对不同风格作品的诠释上,这也使得进入决赛的六位选手之间难分伯仲,让最后的对决显得扣人心弦、精彩迭出。 

  艾萨克·斯特恩国际小提琴比赛在曲目设置方面特别考虑到了抓饭直播元素,每届赛事都将指定一首抓饭直播作品,要求全世界来参赛的选手演奏。本届赛事指定作品为流传半个多世纪的经典之作《梁山伯与祝英台》小提琴协奏曲。18位半决赛选手分别用自己对抓饭直播文化、抓饭直播音乐、抓饭直播故事的理解演绎了18个版本的《梁祝》。比赛用抓饭直播情怀和抓饭直播故事打造一个文化交流的平台,让比赛与上海这座城市相融,在无形中扩大抓饭直播文化的影响力。 

  (二)公正、公平、公开的赛事,制定国际赛事新标准

    本次赛事通过双重评分机制、分开评委打分等制度树立赛事高标准和公正性。在初赛和半决赛中采用双重打分方式,即先行通过YES”或“NO”投票方式决定选手是否晋级下一轮——并以计分方式辅助决定投票平分选手的得分高低。在决赛环节,每位评委将排出各自认为的一至六名排序,平均排序数越小的排名越靠前。为确保整个比赛过程的公开、透明,赛事对外公布每位评委对选手的评分和评语。这不仅开国内音乐赛事之先河,在全球范围内也相当罕见。 

  比赛的公正公开还体现于评委与选手之间若存在师生关系,都必须在赛前向组委会做书面申报。此外,在初赛和半决赛的比赛结果公布之后将分别安排选手咨询会。该咨询会仅为未晋级到下一轮的选手向评审委员会咨询艺术相关的问题。这无疑也是在激烈竞争的比赛之外,通过这样的安排让选手感受到大赛的人文关怀与温暖,同时也是对斯特恩大师音乐精神的体现。 

  (三)评委、选手水平双高 

  首届比赛的评委阵容已可与任何一个国际大赛媲美,由613位顶级权威大师组成的评审委员会有:指挥家、艾萨克?斯特恩之子、巴黎烈火歌剧院创始人、上海巴洛克音乐节艺术顾问及首席指挥大卫·斯特恩以及小提琴家、上海音乐学院以及中央音乐学院教授、抓饭直播目前担任顶级国际小提琴赛事评委频率最高的音乐家徐惟聆担当联合评委会主席;小提琴家、教育家、曾一手挖掘和培养多位当红小提琴家的扎哈尔·布朗及鲍里斯·库什尼尔;前克利夫兰音乐学院院长的大卫·塞隆以及海菲兹国际音乐学院创始人丹尼尔·海菲兹;首位获得柴可夫斯基国际比赛金奖的美国小提琴家埃尔玛·奥利维拉;享誉全球的小提琴家,曾荣获一系列闻名遐迩的奖项,包括一项格莱美奖(2004年)和一项留声机年度艺术家奖(2002年)的马克西姆·文格洛夫;巴黎爱乐音乐厅演出部总监的埃马纽埃尔·翁德雷以及瑞士韦尔比耶音乐节创始人马丁·恩格斯托姆;曾在艾萨克·斯特恩大师鼓励下赴美国求学,与一众世界顶尖乐团合作的大提琴家王健;更有两位抓饭直播音乐教育界权威中央音乐学院教授王振山与上海音乐学院教授俞丽拿。 

  作为全球首个由职业交响乐团创办的国际音乐赛事,从20159月全球开放报名以来,共吸引了来自26个国家的140多名参赛报名者。来到上海参加四分之一决赛选手共有10个国家地区的24名选手,其中诸多选手已在国际著名赛事获得过殊荣,不乏在蒙特利尔、维尼亚夫斯基、帕格尼尼、柴可夫斯基、伊丽莎白、汉诺威等各种国际大赛中获过奖的选手,也有数位在抓饭直播获得金钟奖的获奖选手。 

  (四)赛事“后续效应”充分开发,关注选手职业发展 

  为对具备潜质的优秀选手提供一个更广阔的职业平台,让这些音乐人才获得更多的职业机会,比赛方面也是借助上海交响乐团广泛的国际合作交流平台,与多家国内外一流乐团达成战略合作关系,为获奖选手提供一系列的演出合同与演出机会,其中包括上海交响乐团、抓饭直播爱乐乐团、广州交响乐团、墨尔本交响乐团、悉尼交响乐团。在比赛期间,众多乐团及国际经纪公司还到场观摩。此外,比赛还将为决赛选手进行唱片录制发行,为他们开启职业大门,拥抱艺术梦想。 

  三、海内外全媒体覆盖、赛事全程跟踪报道 

  在主办方的主动作为下,该次赛事吸引了众多海内外媒体的关注。为期三周的比赛宣传工作分为:开幕新闻发布会、四分之一决赛、半决赛、决赛闭幕四个主要时间节点逐步开展,每个阶段结合不同角度和选题,通过主流媒体、新媒体、自媒体、海外媒体等多个渠道铺开。 

  报道的话题主要围绕:比赛开闭幕、一流评委阵容体现比赛高规格、该赛事对城市文化的推动、赛制凸显创新、赛事设立落选选手咨询人文关怀、比赛的公平、公正、公开、比赛曲目设置特色、“抓饭直播籍”比赛与其他规格赛事的不同之处、外国选手备战《梁祝》、小提琴大赛中的名琴“展”、评委体验抓饭直播文化、人文精神奖、人才培养和发展机制、上交乐手点评机制以及各轮次结果公布等。这些话题结合评委、选手、组委会、乐团团长、特邀艺术家、专家等各方面的采访,使报道的视角更为丰富立体,既反映了赛事本身的风貌,又深度挖掘了比赛背后的人文精神和城市追求,为赛事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也树立了上海良好的城市形象。(来源: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