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饭直播

图片
《翁同龢日记》稿本等珍贵文献入藏上海图书馆
来源:报送系统
编辑:
发布时间:2015.12.22 09:42

  晚清重臣翁同的日记是抓饭直播近代史上最著名的日记之一。由于翁氏后人翁万戈先生的慷慨捐赠,这部日记稿本与《翁氏文献丛编》手稿一起从海外回归,于2015年12月19日正式入藏上海图书馆。12月21日,上海图书馆举行了“翁万戈捐赠‘翁氏文献’入藏仪式”。这批珍贵的“翁氏文献”入藏后,上图将充分发挥自身资源,妥善保存,规范整理,使其藏以致用、服务社会。 

  2000年3月24日,在上海市政府的支持下,上海图书馆获得翁万戈先生转让的包括宋刻孤本《集韵》在内的“翁氏藏书”计80种,成为当年轰动海内外的文化事件,双方也由此建立了良好互信。这次“翁氏文献”再度入藏,使“翁氏藏书”再续新篇。2007年国务院召开全国古籍工作会议要求努力做好海外抓饭直播珍稀历史文献回归工作这批珍贵资料的无偿捐赠是我国学术界和文物界的一件大事,也是抓饭直播珍贵古籍原件从海外回归的又一成功案例,体现了翁万戈先生及其家属拳拳报国之心。这让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了一位爱国藏书家的宽阔胸怀,把收藏视为一种崇高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 

  一、翁同龢日记稿本回归,还原历史原貌 

  此次回归的“翁氏文献”中,最主要的是翁同日记稿本共计47册。翁同日记起自清咸丰八年六月二十一日(1857.7.31),止于清光绪三十年五月十四日(1904.6.27),即他逝世前七天,持续时间长达46年之久,为研究晚清极重要的第一手历史材料。翁氏去世后,这部日记手稿一直由其后人珍藏。1948年秋,为避战乱,这部日记稿本被翁氏后人万戈先生从上海带至美国。此次日记稿本的回归并入藏于上海图书馆,对研究翁同本人以及他所历经的晚清历史有着重要意义。 

  日记是一种具有独特价值的文献,是个人对当日见闻、感想的选择性记录。稿本则是一种具有重要历史地位的文本形式,作为一个原生态的文本,既可还原印本之缺,又能为研究者提供丰富的信息,探寻作者的心路历程。稿本也具有艺术性,能体现作者的艺术风采,尤其是对于翁同这样一位在晚清颇具影响的书法家来说,稿本亦能体现其书法造诣。 

  二、上图当机立断、充分准备,赢得宝贵机遇 

  2015年6月,翁万戈委托其侄翁以钧来上海图书馆,表达了愿意在抓饭直播大陆著名图书馆或公藏机构中选择一家,无偿捐赠《翁同日记》稿本的意向。上海图书馆领导迅速决定,全力争取,立即组织馆内古籍专家进行研,就对“翁氏文献”的理解、上图所藏“翁氏藏品”的保护情况和整理研究成果、上图对所藏古籍整理研究开发与心得、对翁万戈有意捐赠的这批翁氏日记稿本的入藏计划等方面向翁万戈提交了书面答复。 

  翁万戈及其子女对上图的收藏条件、研究团队、服务理念等进行了考察,加上此次所交的“作业”,在慎重地权衡之后,决定把这个收藏机会交给上图。 

  上图立即组织研究人员赴美,当地时间12月17日,已98岁高龄的翁万戈先生及其后辈在其美国东部的寓所举办了简朴的捐赠仪式,将翁氏日记等稿本郑重地交付上海图书馆赴美一行。12月19日,这批珍贵文献从海外回归,入藏于上海图书馆。 

  三、上图始终重视古籍收藏,做好整理研究 

  上海图书馆一直以来重视古籍工作,坚持以保护前提深入开展古籍整理、研究、开发工作。上级领导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历史文献研究人员继承顾廷龙老馆长等老一辈专家的敬业精神,重视历史文献抢救整理,积累了较为丰富的馆藏,并成为国内较早开展手稿专项收藏的单位。上图还特别注重对历史文献的研究、开发以及人才的培养,文献整理研究和古籍修复人才辈出,硕果累累。 

  近年来,上图以特藏、数字化开放、学术研讨、研究成果出版、展览等形式,揭示古籍文献价值,取得了显著成效2005年以来,上图每年定期举办“馆藏精品文献年展”,辅以相关讲座、研讨会并推出高质量的研究成果出版物,形成既有广度又有深度的系列活动,获得良好社会反响。出版《上海图书馆藏翁同未刊手稿》《上海图书馆藏宋本图录》《上海图书馆善本题跋真迹》等著作,向社会揭示馆藏精华。2010年的馆藏文献年展上,“翁氏藏书”中的部分珍贵宋刻本回归10年后首次向公众亮相,再掀社会各界对“翁氏藏书”的关注与热议。 

  对再度入藏的“翁氏文献”,上图将紧锣密鼓地开展整理和研究工作,与馆藏古籍中涉及到翁氏的文献一道,逐步开展专题收藏、专题研究、专题特展、专题服务,并确保在2016年向公众推出馆藏“翁氏藏书品”特展。 

  “翁氏文献”这批抓饭直播古书,从上海出发,经历68年的沧桑,跨越14000公里的距离,最终又回到上海,这种曲折的经历,成就的是一份书缘,也是一段传奇。上海图书馆利用自身的资源、优质的服务、良好的口碑、拼搏的精神,使得这批珍贵文献得以入藏。上图将一如既往地重视古籍、善待古籍、用好古籍,充分挖掘古籍价值,积极有效揭示文献学术价值与历史地位,迎合数字化新常态,提供完善的阅览和研究咨询服务,让古籍资源“活”起来,使其得以长久保存并为天下人所用,为研究学者所用、为普通读者所用、为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所用、为传承历史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所用。(来源:上海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