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演带建,推动基础设施“大建设”。高水平建设全国新农村文化艺术演展基地、57个分基地和230余个乡村大舞台,带动了全市文、博、图三馆和乡镇(街道)、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构建起市级为骨干、县(市、区)为枢纽、乡镇(街道)、村(社区)为基础的四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达州市本级、达川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处于全省和秦巴地区领先水平。
以文化人,推动惠民活动“大普及”。自2011年活动创办以来,同步在全市开展“文化惠民在身边”系列文化活动,年均举办“流动舞台进基层”文化惠民演出、“巴渠大讲坛”公益讲座、放映周末公益电影等7000余场,受益群众超过900万人次,被省政府授予“项目类”群星奖。
以展促产,推动文艺作品“大创作”。坚持以活动促文艺创作生产,深度打造和提升巴山作家群、巴渠诗群等创作品牌,构建起文艺创作生产普遍繁荣和持续繁荣格局。近年来,全市年均原创各类新农村题材文学艺术、舞台艺术、视觉艺术作品5000余件(部、篇),共有2200余件作品在国家、省、市艺术比赛和展演活动中获奖,2500余件作品参加历届全国新农村文化艺术展演。
以融兴业,推动文旅融合“大发展”。以举办活动为契机,通过高水平建设演展基地、演展分基地、乡村大舞台,实现生态资源、文化元素、现代农业要素叠加,打造了宣汉县洋烈新村、大竹县渔人部落、通川区云门天寨、开江县莲花世界等一大批乡村文化+旅游+农业综合体,成为达州及周边地区乡村文化旅游目的地。2021年全市乡村旅游接待游客2233.87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57.57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