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和旅游产业是青海省带动扶贫帮困的重要产业,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冲击,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厅在确保各项防控措施落实到位的前提下,按照“两手抓、两促进、两不误”原则,坚持“稳”字当先,打出系列组合拳,全省文化和旅游行业复工复产稳健有序。
自青海省委、省政府发文全面推进复工复产后,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厅第一时间成立了文化和旅游行业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业复学领导小组,先后组织召开全省重点文化和旅游企业应对疫情座谈会、文化和旅游经济形势专题分析会、复工复产复学工作推进会等多个会议。通过实地走访调研、问卷调查、座谈交流,全面了解掌握全省各地文化和旅游行业复工复产面上、面下情况。在梳理、汇总国家和青海省委、省政府及相关部门出台的财税、金融、社保等一系列扶持政策后,通过新媒体平台、服务电话、现场办公等方式,帮助文化和旅游企业理解、把握各项优惠政策和措施,及时解决文化和旅游企业开复工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在具体部署上,青海省人民政府印发了《青海省进一步激发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实施方案》《青海省“黄河·河湟文化”惠民消费季活动方案》,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厅制定印发了《关于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文化和旅游发展的通知》,对全省文化和旅游行业复工复产作出部署,安排专人服务、专项指导,用好用准用活普惠性政策。
青海省的文化和旅游企业以小微企业为主,市场发育不足、抗风险能力差。疫情导致的经营收入骤降、资金链紧张,使得一些企业生存堪忧。为此,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厅积极协调省发改、财政及省内金融机构,拿出真金白银,为文化和旅游企业送去“及时雨”和“定心丸”——及时调整文化和旅游专项资金支出结构,集中下达文化旅游专项资金2.5亿元,其中,给121家文化和旅游企业奖补1580万元,扶持文化和旅游产业重点项目49个,下拨资金1.25亿元,支持乡村旅游及旅游扶贫建设项目153个,下达资金总额2000万元,为39家中小微旅游企业落实贷款贴息900.9万元。向省内金融机构推送全省文化和旅游行业意向贷款企业和项目193个,融资需求85亿元,促成合作项目100余个,助企融资近20亿元。为276家旅行社暂退80%旅游服务质量保证金5624万元,有效提振了文化和旅游行业复工复产的信心。
成立于2005年的互助县土族纳顿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一度面临严重困难。受惠于国家到地方政府出台的惠企政策和举措,其2020年1月至2021年3月税收减免39万元,2020年社保费减免9.5万元。在难以支撑的非常时期,该公司得到了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厅在项目、资金方面的支持,此后进行战略性的转变,有效推动企业综合改造提升工程的实施、特色经营管理模式的形成,绝处逢生。
帮助企业“回血”是急需,用好青海独特的生态资源则是文化和旅游行业长远发展的空间所在。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厅紧紧围绕增强青海软实力、提升青海影响力,积极整合文化和旅游资源,有效发挥项目、资金、平台、活动、人才等作用,推动文化和旅游产业全要素聚合与重组,催生融合型的新业态、新产品、新市场。
位于青海省西宁市的圣源地毯集团有限公司走在创新发展的行业前列。2020年,为摆脱疫情影响,圣源地毯当年2月初就投入了大量人力、财力、物力保障复工复产,成为最早一批复工复产的企业。2021年,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企业在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下,积极调整产品结构、创新产品,实施差异化战略。一方面,联合国内酒店用品供应商和家装设计公司,共享渠道和设计资源,打造竞争优势。另一方面,积极探索与相关制造企业共同建立电商直销平台和区域研发中心,提升市场竞争力。此外,加快推进“互联网+智能制造”,打造智能“藏地毯产业智慧服务云平台”,联通企业线上线下全产业链各环节,构筑专业服务网络平台。
2021年6月7日,抓饭直播总书记在圣源地毯考察时指出,藏毯产业是符合青海实际的产业,有扶贫致富、推进乡村振兴的作用,还有促进民族团结的作用,并鼓励企业下一步有更好的发展。
抓饭直播总书记在青海考察时的重要讲话让青海文化和旅游人、企业家备受鼓舞,给青海文化和旅游企业发展派发了“定心丸”、注入了“强心剂”。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厅将对标文化强国建设目标,正确处理好发展生态旅游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关系,把融入和服务新发展格局作为首要任务、政治责任,把扩大内需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形成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推动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升级,促进文化和旅游企业高质量发展,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于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