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在文化部的大力支持下,依托热贡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这一平台,青海黄南民间藏戏事业得到蓬勃发展,其传承的文化生态环境不断改善,演出队伍不断壮大,基本形成了村落、寺院、学校民间藏戏团体共同发展的良好格局。目前,全州共有民间藏戏剧团16家,藏戏艺人500余名,演出剧目37台,每年演出场次达100余场。
弱势项目,重点扶持。相对于唐卡、堆绣等具有良好经济效益的项目,黄南藏戏由于资金匮乏、外来文化冲击等多种因素影响,传承状况不容乐观,2008年黄南民间藏戏团体萎缩至只有6家。热贡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设立后,黄南州把黄南藏戏摆在保护区建设的优先位置予以重点扶持。2009年以来,扶持同仁县江什加民间藏戏团兴建了黄南地区第一家集舞台、广场、更衣室、小型展厅等多功能于一体的藏戏传习展示中心,有效改善了该团的演出条件,大大激发了当地村民排演藏戏的积极性。同时,对同仁县曲库乎乡江什加藏戏团、兰采乡土房村藏戏团、河南县西倾乌兰牧骑藏戏团、泽库县宁秀乡果改寺藏戏团等民间藏戏团体也予以大力扶持,帮助剧团改善了排练演出条件。
培育剧团,夯实基础。剧团是藏戏保护传承的关键,也是民间藏戏繁荣发展的具体体现。青海省藏剧团作为项目保护单位,认真履行职责,把恢复和组建民间藏戏团作为首要任务,多次深入农牧区,一家一家走访,与民间剧团负责人、寺院活佛、学校领导反复沟通和交流,宣传党的民族文化保护政策,积极动员当地民众参与到民族文化保护传承工作。青海省藏剧团还组织骨干力量成立了藏戏传承中心,对全州民间藏戏剧团进行业务指导和帮助。经过持续的宣传动员和引导扶持,黄南州民间藏戏团体获得蓬勃发展,民间藏戏团数量由2008年的6家增至16家,其中村藏戏团11家、寺院藏戏团4家、学校藏戏团1家。
排演剧目,锻炼队伍。编演剧目、服务观众是民间藏戏团得以生存的立身之本。剧团恢复后,复排传统剧目是当务之急。青海省藏剧团抽调专业骨干对民间藏戏团的剧目排演进行了一对一的业务指导。2011年以来,帮助民间藏戏团恢复《昂萨文波》等12个剧目,新编《苏吉尼玛》等6个剧目。目前,全州民间藏戏团能演出的剧目达37个。通过剧目排演,老演员们恢复了基本功,发挥了传帮带的作用,培养了一批年轻骨干,扩大了传承人群。在剧目排演方面,针对寺院藏戏演出时间固定、非盈利性,纯属教育和感化人们扬善除恶的特点,对寺院藏戏采取了差别化扶持措施,保持了寺院藏戏原有的风貌,为寺院藏戏的保护与传承找到了一条新路,赢得了当地僧人在内的广大群众的欢迎和好评。
加大培训,提高水平。青海省藏剧团积极发挥龙头带动作用,加大对民间藏戏人才的培养。近些年,采取举办“黄南地区民间藏戏传承人培训班”、邀请西藏藏戏专家开设藏戏传习课程、举办西藏“阿姐拉姆”藏戏身段及打击乐培训等多种形式,对民间藏戏团的编导、演职员进行了系统培训,培训内容包括黄南藏戏发展历史、表演技巧、非遗保护政策和环境等。通过培训进一步提高了民间藏戏团的创编能力和演技水平,提高了民间藏戏传承人群的传承水平。
注重宣传,扩大影响。近年来,黄南州政府和文化部门积极搭建黄南藏戏展示展演的平台,推动藏戏展演活动常态化、品牌化,以展演活动扩大藏戏的社会影响,培育观众群体。2013年以来,先后举办了首届黄南藏戏汇演、黄南藏戏展演、首届“雅顿”藏戏艺术节等系列展演活动,省内27家藏戏剧团参演,累计演出48场。藏戏展演活动为民间藏戏团体提供了相互交流、观摩、学习的平台,带动和促进了黄南民间藏戏的保护传承。(来源:青海省文化和新闻出版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