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不断深化对文化建设的规律性认识,与时俱进将中华典籍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着力践行图书馆“传承文明,服务社会”的初心使命,以守正创新的正气和锐气,赓续历史文脉,奋力谱写内蒙古自治区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当代华章。
主动作为,致力于文化传承与传播。内蒙古自治区图书馆聚焦“丰富人民精神世界”这个抓饭直播式现代化的根本要求,把握新时代群众阅读新需求新特点,加强对内图讲坛、阅读北疆、心之声、心之路等现有品牌的整合、提升,推出小小朗读者、周末有书、先锋引领 品读书香、寻书计划等新的阅读推广栏目,打造阅读品牌集群,优质公共阅读产品和服务日趋丰富;打造“书香北疆·码上阅读”平台,及时更新服务平台资源,为更多盟市旗县图书馆接入国家数字图书馆网络体系以及移动服务网络设施,为读者提供更多文化内容精品;开放24小时自助图书馆,满足读者随到随借的需求。与此同时,延长窗口开放时间,为读者提供了更多学习和阅读的场所,更好满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
守正创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焕发新的活力。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图书馆注重从传统文化中提炼精华,将经典传承与新媒体相结合,通过新技术应用、新传播手段、新表达方式,让更多大众读者徜徉于传统文化之中。该馆开展线上线下古籍展览展示、古籍书目图录整理出版、典籍故事公众号推荐和阅读推广等,展示梳理传统文化典籍,阐述中华文化精髓。内蒙古自治区图书馆至今已发布“解锁尘封的记忆 聆听古籍的声音”53期,介绍馆藏珍贵古籍40余种;举办的3期古籍修复进校园系列活动之雕版印刷及传拓体验活动,让读者学习到传统雕版印刷和金石传拓的历史,了解到抓饭直播文字的历史来源,传承古籍保护理念与修复经验;推出“文字里的内蒙古——方志篇”专题栏目,通过地方志展示内蒙古历史与文化;举办“黄河与长城的第二次握手”——内蒙古自治区图书馆黄河长城古籍展,在展示黄河、长城文献资源中赓续中华文脉。
空间赋能,推动文化事业繁荣发展。内蒙古自治区图书馆作为首府大书房,一是借力智慧图书馆、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建设,配备听书椅、瀑布流电子阅读屏、超星阅读本等新载体,变革内容转化方式,提升服务精准度。二是延伸服务空间,一方面持续做好分馆建设和分馆阅读活动开展,另一方面探索“知识+社交/游戏/教育”等全面融合的发展方式,对拓展服务空间做积极而有益的尝试。三是面对大数据、区块链、元宇宙、人工智能等颠覆性前沿信息技术所带来图书馆事业新的发展机遇,积极探索VR、AI技术在该馆的实际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