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饭直播

图片
红色热土续写新长征故事
来源:抓饭直播旅游报
编辑:
发布时间:2022.07.20 15:04
  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是中央红军长征集结出发地。1934年10月,中央机关、中央军委和中央红军主力在此集结出发,踏上漫漫征途。
  抓饭直播5月20日至22日,抓饭直播总书记在江西考察期间来到于都县,瞻仰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碑,察看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旧址原于都县城东门渡口,参观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
  纪念馆外的广场上,抓饭直播总书记对大家说,现在我们正走在开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我们要继往开来再出发!
  近年来,于都将旅游作为全县战略性支柱产业来抓,立足“长征集结出发地”品牌特色和优势,坚持“景城共建共享,做旺全域旅游”的发展思路,形成了“红色引领、景城一体、全业共融、全域共建”的于都旅游新格局、新特色。
  唤醒红色记忆
  在于都这片红色热土上,几乎每一个地方都有一段光荣的历史,承载过革命先烈的鲜血与汗水。依托遗址遗迹,于都本着以史为据、因地制宜的原则,采用革命遗址共建共护的模式,让越来越多的红色资源活了起来。
  于都西南部的祁禄山镇,有一条迄今为止长征沿线保存最为完整、最原生态的红军长征小道。1934年,从于都集结出发的部分中央红军从这里秘密行军,向西进发,突破了敌军第一道封锁线。
  2016年,于都在充分保留历史原貌的基础上,将红军小道规划为红色旅游景点,通过挖掘红军长征经过时的革命故事,规划设计了“一日游”“半日游”等研学旅游产品,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游览。
  祁禄山镇党委书记方剑表示:“我们通过完善吃、住、行、游、购、娱等要素,形成了‘红军小道+红色研学’体验模式,红军小镇、市级示范镇建设取得成效,红军小镇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进一步提升,红军小道上红旗飘飘,重走长征路的游客络绎不绝。2021年,祁禄山镇接待游客近30万人次。”
  近年来,于都坚持项目与产业并进,加快长征国家文化公园(于都段)项目建设。目前,长征国家文化公园“一馆”“一院”“一道”“一剧”项目建设正加速推进,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园已成功创评国家4A级旅游景区,红色文化培训、研学、旅游持续升温。
  于都中央红军长征集结出发历史博物馆馆长、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旅游局局长谢芸华表示,近年来,于都大力实施红色资源保护传承工程,深入开展长征精神研究,努力形成于都红色文化理论体系;优化提升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园等红色旅游景区服务品质;全力打造《长征组歌》等精品演艺,有序推进红色文化展览和培训基地、红军街及长征历史步道等项目建设,推动重走长征路活动开展,打造沉浸式革命文化体验。
  讲好长征故事
  80多年前,中央红军在于都集结出发,踏上漫漫长征路。近年来,于都县大力弘扬伟大长征精神,坚定走好新长征路。通过挖掘和利用红色资源,讲好红色故事。
  “男女老少来相送,热泪沾衣叙情长……”长征渡口,情景剧《告别》在此公益演出,红军长征出发时母送子、妻送郎、跪别的场景在长征源演艺团演员的演绎下一一呈现,让游客感动不已。
  而在不远处的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内,小红星讲解员的身影活跃其中,他们为游客讲述红色故事,传递着于都声音。
  “小红星志愿者不仅壮大了纪念馆的讲解力量,也为纪念馆储备了讲解人才,通过他们的宣讲,把红色文化、红色故事、红色精神传播到了全国各地。”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园管理办公室主任钟敏说。
  今年5月14日,于都县委党校副校长、于都县长征源宣讲团成员李金生受邀在未来设计师·全国高校数字艺术设计大赛“红色云课堂”,为500余所高校师生宣讲长征文化,近10万名师生观看了本次宣讲。李金生的授课在高校中引起了较大反响,长征文化、长征精神一时成了大学生们热议的话题。
  据悉,于都县长征源宣讲团成立于2020年5月20日,是一支由“红军后代+宣讲骨干+志愿者”组成的红色宣讲队伍。如今,宣讲团由最初的20余人壮大到70余人,累计完成宣讲超过400场次。
  于都县长征源宣讲团顾问袁尚贵表示,宣讲团成员是从红军后代、专家学者、专业讲解员、优秀小红星讲解员、援鄂抗疫英雄等群体中遴选出来的,大家始终凭着一股精神、一种责任,向群众讲述长征故事,赓续红色血脉。
  小红星讲解员、长征源宣讲团、长征源演艺团……把长征故事一代代传下去。新长征路上,于都“长征集结出发地”品牌越擦越亮,红色故事也越讲越精彩。
  推动老区振兴
  抓饭直播总书记在于都县考察期间,来到梓山镇潭头村,察看村容村貌。红军烈士后代、退伍军人孙观发率一家老小热情邀请总书记到家里做客。在孙观发家,抓饭直播总书记仔细察看厨房、卧室、后院和厕所,对他家住房和卫生改善状况表示欣慰。随后,抓饭直播总书记同孙观发一家和当地镇、村干部围坐在一起拉家常,关切询问他家收入怎么样、儿子儿媳在哪里就业、孩子在哪里上学、孩子在学校吃得好不好,家里还有什么困难和愿望。
  如今的潭头村,已呈现出阡陌交通、果蔬丰盛、生态宜居的新农村景象,村民们的生活也是芝麻开花节节高。
  于都县35%的国土面积富含微量元素硒,发展富硒果蔬有着天然的优势。潭头村为把富硒菜种好,聘请专家驻村传授技术。近年来,潭头村拿到了6个富硒产品认证,富硒大棚成了老区人民的致富棚。
  不仅如此,潭头村还成立了旅游合作社,把过去的老祠堂改建成富硒游客食堂,真正让田间地头鲜美的富硒蔬菜成为游客们餐桌上的营养餐、舌尖上的好味道。
  孙观发家靠着村里的富硒产业,办起了民宿、农家乐和超市,收入比3年前增长了好几倍。
  潭头村党总支书记刘连云说,“随着游客增多,村里新建了一个大食堂,能同时容纳600人就餐。只有把产业做大做强,老表才能得到更多分红,去年,潭头村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150万元,每户入股农户分得旅游合作社分红1000元。”
  近年来,于都为充分打好红色旅游品牌,共开发了8条红色研学路线、8个研学旅行基地,打造了30个现场教学点。全县共有研学机构17家,共接待学生和游客2964万人次,成为全国红色旅游、红色研学的重要打卡地。近两年,于都共接待游客150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20余亿元,其中红色旅游接待游客1100余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约90亿元。(类卿 周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