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去年9月的巴西国家博物馆大火到今年4月16日的巴黎圣母院火灾,每一次文物灾难都在警示着:对于历史人文结晶的文物保护意识应警钟长鸣。日前,江西启动了“全省文化系统消防安全大检查,要求全省有关单位须对自身消防安全隐患进行自查自纠,列出隐患整改清单,并于4月25日前报送结果。
文物“三防”着重预防性保护
江西在文物保护体系的构建中,强调以预防性措施为主保障文物安全。江西省文化和旅游厅文物督查处工作人员表示,文物消防、安防、防雷等“三防”工作贯穿文物保护的全过程,必须时刻注意,确保万无一失。
另据江西省文物保护中心工作人员介绍,由于古建筑多采用木质等易燃材质,且建筑结构较为老旧,消防水管等灭火设施无法铺设,防火压力较大。近年来,江西定期开展文物消防设施设备检测评估,更换提升老旧、破损设施设备,确保使用效能,解决消防设施设备不完善、安全管理松懈等问题,不断强化消防措施;此外,开展了电气隐患督查整治,对违规用火用电等隐患,及时以用电整改、加设烟感报警器等解决。
另据介绍,目前在省内一些文物、博物馆单位,已能够达到启动报警装置3分钟内消防队伍到达现场。
为不可移动文物划设“保护圈”
江西文物资源丰富,是历史革命文物大省,但另一方面,不可移动文物保护的任务也较艰巨。上月,江西为684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划设了“保护圈”,设定建设控制地带,包括古遗址44处,古墓葬26处,古建筑216处,石窟寺及石刻12处,近现代重要史迹代表性建筑383处。
“保护圈”划定后,在保护范围内的建设工程或包括爆破、钻探、挖掘等在内的作业均不得进行,使不可移动文物免受侵扰,避免了建筑工地的违规施工操作,以及易燃易爆物品管理不善等潜在危险因素,对保护利用好江西历史文化遗产、更好开展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都有着重要意义。
文物“建档”数字化保护利用
近年来,江西不断探索科技化文物保护体系。文物数字化充分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将可移动文物、不可移动文物的信息加以采集、加工、存储、传输等,不仅为文物“建档”,使文物信息得以数字化形式保存,更能借助信息技术创新让文物“活”起来,有效推动文物展示利用方式的融合创新和永续流传。
据了解,江西文保单位已将文物数字化作为文物保护体系构建的重点发展方向,在文物高保真数字化保护领域不断加强研究,为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提供了有益经验。但因文物数字化目前还缺乏相关标准体系,近年文保工作者们仍在探索实践道路。相信在更加科技化、系统化的文保体系下,所有文物都能世世相承、代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