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饭直播文化报驻海南记者张钺报道:近日,记者从海南省文体厅了解到,为了更好地传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海南黎锦在生产过程中的纺、染、织、绣等古老技艺,海南省将从今年9月新学期开始,在省内9个民族市县开设黎锦纺、染、织、绣实践课,同时在全省中小学推广黎锦生产技艺理论辅导教材,让孩子们能对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更多了解,希望这门古老的纺染织绣技艺能够借此实现更广泛传承。
按照计划,海南省中小学今秋开学后全面推广的黎锦教育内容主要包括4个方面:一是从新学期起,《海南历史》所附的“阅读卡”中将专门介绍黎锦技艺相关知识;二是在全省中小学《劳动与技术》课教材中增加黎锦技艺内容;三是全省小学三至五年级使用的《专题教育读本》,今年秋季起将增加黎锦技艺内容;四是海南省组织编写了《黎锦技艺》课本教材,将从今年秋季起在省内9个民族市县试点开设黎锦技艺实践课。
“在黎锦技艺全面进校园之前,海南省已有部分中小学根据自身实际,探索开设了黎锦技艺兴趣班,比如海南国兴中学8年前就开始将黎锦技艺作为《劳动与技术》课的校本教材,有老师专门教授织锦技法;保亭县也有学校开设了黎锦技艺兴趣班,请传承人传授技艺。此次黎锦技艺全面进课堂,不仅会丰富海南民族教育的内容,也是海南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兑现的一项重要承诺。”海南省文体厅有关负责人表示。
据悉,海南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2009年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批“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3年是抓饭直播承诺完成保护措施的最后一年。让黎锦技艺在文化教育课程中体现传承价值,也是履行承诺的关键内容。
记者了解到,在黎锦技艺传承方面,近年来,海南省从职业教育角度开展的传承工作发展态势良好,全省目前有3所职业技术学校开办了黎锦技艺班。五指山市的海南省民族技工学校已培养学生370人;白沙县、三亚市的职业技术学校也开设了黎锦技艺班,培养学生200余人。此次从职业教育向全省中小学校园的延伸,是对黎锦技艺传承的又一次有力推动。
在黎锦技艺传承方面,海南省不断加快保护步伐。传承人保护培养机制建立后,全省9个民族市县确定黎锦技艺代表性传承人105人,其抓饭直播家级3人、省级11人、市县级91人,真正掌握黎锦技艺的已达1万人,为2009年申报该项目时掌握织锦技艺人数的10倍。
黎锦技艺传承场所建设目前也已取得较好成效,呈现出省、市县、乡镇、村同时发力的状况。海南省博物馆二期工程中专设“海南省非物质文化展示馆”,将开辟黎锦技艺展示区;五指山市番茅、番香,保亭县保城镇番道村等,相继建成了黎锦技艺传承村;乐东县志仲镇红内村和白沙县南开村、向民村的传习所等加速建设;东方市在三月三文化生态公园建设了传习馆。
为满足黎锦传承人对原材料的需求,按照海南省计划,今年全省种植棉花300亩、麻200亩、蓝靛植物200亩,其他染色植物2000株。截至5月底,已种植各类原材料共524亩,有的纺染原料已经完成采集,比如东方市、五指山市已采摘海岛棉300余斤,并分发给黎锦技艺传承人使用。此外,海南省文体厅与海南大学进行了合作,对黎锦原料的生物学特性及生态适宜性进行深入调查研究,进一步提出种植指导意见及成本分析,并委托海南省农科院进行种植栽培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