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饭直播

图片
河南省新县发展乡村旅游 助力乡村振兴
来源: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
编辑:
发布时间:2019.09.20 09:58
  近年来,河南省新县围绕全域旅游发展目标,立足特色旅游资源优势,把乡村作为旅游发展的主战场,将旅游作为乡村振兴主抓手, 坚持以科学规划为引领,以特色产业为根基,以美丽乡村为载体,紧扣“高品质”要求,创新“五个三”模式,走出了一条以乡村旅游带动脱贫攻坚、助推乡村振兴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在旅游及相关产业的带动下,全县32个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11321名贫困群众实现稳定脱贫,84.34%的建档立卡贫困群众在旅游发展各环节受益,旅游已成为助力县域经济发展、带动富民增收的支柱产业。
  厚植优势,“三重保障”绘蓝图。
  一是规划引领。围绕“一镇一主题,一村一特色”目标定位,构建了由9个特色旅游小镇和18个特色村落组成的“九镇十八湾”乡村旅游发展布局,逐步形成了集观光、休闲、度假、康养于一体的乡村旅游产品体系和全域景观。二是政策支撑。及时出台《关于加快全域旅游发展的实施意见》和《新县进一步加快旅游业发展奖励扶持办法》。三是机制保障。成立新县旅游委,健全“县有旅游委、乡有旅游办、村有管委会”的三级旅游管理体系。成立乡村旅游经营单位等级评定委员会,制定《新县乡村民宿管理服务指南》,组织全县300家旅游企业成立新县旅游协会、民宿协会、餐饮协会、旅游商品协会,不断完善行业自律机制,推动乡村旅游规范化、品质化发展。
  强化配套,“三项提升”固根基。
  一是优化人居环境。坚持“干净就是美,持续就是好”,实施美丽乡村生态新县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和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五年行动计划。二是完善基础设施。全面实施农村公路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实现百人以上自然村通旅游公路;实施乡村“六小工程”行动,完善乡村旅游标识系统、咨询服务体系。三是推进人才强旅。立足劳务大县优势,实施“999人才回归工程”;在本地人才培育上,建设大别山民宿学院、大别山乡村振兴学院,开办“大别山旅游讲堂”。
  深化融合,“三大特色”强肌体。
  一是打造“多彩田园”。坚持文旅融合,挖掘丰富的乡村民俗文化,举办全国首届乡村复兴论坛、大别山乡村旅游文化节、大别山民俗文化节、大别山茶花节等文化旅游活动。二是做活“教育培训”。充分发挥大别山干部学院、大别山红色商学院引擎作用,深入挖掘大别山红色精神内涵,做活红色教育培训、商务培训产业;立足生态优势,建成大别山露营公园,开发以房车露营体验、青少年研学旅行为内容的新兴旅游产品,成功举办第十届抓饭直播露营旅游论坛暨首届大别山区域房车露营大会。三是发展“步道经济”。紧扣“山水红城、健康新县”发展定位,将全民健康作为重点民生工程来抓,打造登山步道、休闲漫道,布局生态绿道、景观廊道,建成全省首条500公里国家级登山健身步道。
  示范引领,“三则案例”闯新路。
  一是西河大湾模式。西河湾——国家传统古村落、抓饭直播景观村落,依托原生态古建、古树、古寨等风貌特色,坚持“修旧如旧”原则,整合各方资金2000万元实施古民居修缮工程,将古村落保护开发与乡村旅游结合起来,打造古村落休闲度假基地。二是创客小镇模式。田铺大塆依托“豫风楚韵”特色,紧扣“乡村创客”主题,将自然与人文、古朴与现代深度融合,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与美丽乡村建设有机结合,整合各类“双创”资源,把创新创意植入美丽山水,以时尚元素增辉传统村落,打造了河南省首个乡镇层面的创客小镇。三是耕读小镇模式。大别山耕读小镇以“晴耕雨读”为发展理念,以特色农业为依托,以旅游产业为支撑,打造了一个既体现传统农耕文化特色,又具备现代产业功能的旅游目的地。
  激活乘数,“三项成果”启新篇。
  一是唤醒了乡村沉睡财富。以“大别山乡村旅游文化节”为主线的品牌营销活动持续开展,促进了新县乡村旅游快速发展,唤醒了沉睡已久的乡村资源,让西河湾、田铺大塆成为远近闻名的旅游景点,叫响了“九镇十八湾”系列品牌。二是改善了群众精神面貌。美丽乡村建设让古建民居得以保留、村落庭院得以美化、民俗文化得以传承,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逐步提升,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乡村旅游发展为贫困山村带来了大量的客流、信息流、资金流,调动了广大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实现了“发展一业、带动一村、激活一片”的综合效应。三是加快了乡村振兴步伐。新县将旅游作为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探索出“政府主导+合作社带动+运营公司管理+贫困户参与”的乡村旅游开发模式,将乡村旅游发展成果最大限度转化为群众共享的红利,助力群众实现“入股股金、就业薪金、资产租金”多重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