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不仅是红色文化资源富集的省份,还是中央红军长征途中活动时间最长、活动区域最广、发生重大事件最多的省份之一。红军长征在贵州经过的61个县,涉及全省9个市(州、地),占全省88个县(市、区)的三分之二以上。当年红军长征路上一朵朵鲜红的烙印,深深镶嵌于黔山秀水之间,留给贵州人民难忘的红色记忆,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联姻旅游,谱写着一支激荡奔流的进行曲。
弘扬长征精神 走好新时代长征
“对我们而言,黎平会议有哪些意义?”在黎平会议纪念馆,讲解员每天都要回答这样的提问。“敢闯新路、敢于突破、敢于胜利”,这几个镌刻在纪念馆正门右侧石墙上的大字就是最生动的注解。80多年前,红军进入黎平,揭开了长征伟大转折的序幕,同时也播下了革命火种。
黎平会议纪念馆馆长张中俞介绍,2009年县政府在黎平会议会址对面建设了黎平会议纪念馆,以丰富、扩大革命遗址展览。2009年12月18日,黎平会议纪念馆建成并正式对外开放,成为弘扬长征精神,开展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激励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积极投身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实践的重要平台。
“我从小就是听着‘腌鱼和红军的故事’长大的。”贵州佳人食品暨詹老奶佳所腌鱼创始人詹家雨说。面对创业之初的种种苦难,詹家雨经常以红军长征精神鼓舞企业士气。“红军长征那么艰难都能完成,我让家乡特产腌鱼走出贵州这点小事还怕做不到?”正是这份坚持与果敢,不但让侗家腌鱼走出了当地,还行销海外。
这只是黎平传承红色精神、走好新时代长征路的一个缩影。为确保2020年与全国同步建成小康社会,黎平县在脱贫攻坚的新“长征”路上快步向前迈进,凭着敢闯新路、敢于突破、敢于胜利的“三敢”精神,因文化而兴、因旅游而盛——紧紧围绕“侗都黎平·颐养胜地”的主题,黎平挖掘红色文化、历史文化、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以“黎平会议会址”为开展红色旅游的载体,将中央红军进入黎平的红色题材故事,融入具有黎平特色的侗族大歌、侗戏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增强文化表现力和旅游内涵,并确定了以黎平会议会址为重点,以中央红军长征路线为主线,点、线、面与侗族风情游、国家森林公园绿色生态游相衔接、协调、互补的黄金旅游重点线路。
丰富红色内涵 打造红色新体验
去年国庆期间,贵州红色旅游持续升温,各红色旅游景区相继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以各种新形式祝福新抓饭直播成立70周年,让游客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红色教育,传承红色基因。值得一提的是,在红色旅游线路中年轻人的身影越来越多,其中80后和90后占比提升至4成,报团出游者平均年龄由上一年的31岁下降到27岁。
在遵义“四渡赤水实景实战体验园”,“沉浸式红色旅游”既趣味新颖又内涵深刻,摆脱了简单的模式,融合了富有现代休闲气息的旅游元素,在去年国庆假期圈粉无数。该景区以四渡赤水战役为故事背景,拆分出若干真实历史剧情,由游客抽取随机角色卡,高度还原1935年真枪实弹的真实场景,让游客体验到当时红军战士浴血奋战的战斗现场。
在遵义会议会址,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络绎不绝。遵义会议陈列馆内展示了大量文物、珍贵历史图片、文献资料等,生动地再现了红军长征的历程。游客驻足于陈列馆的各个展厅,在与文物的近距离接触中感受着历史风云。近年来,遵义会议纪念馆年接待观众量保持在400万人次以上。
据了解,遵义接待人次超过百万的红色景区还有娄山关景区、苟坝、习水土城、大乌江景区、娄山关、四渡赤水纪念馆等。
遵义目前拥有各级别爱国主义教育基地78个,红色旅游资源单体299个,红色旅游景区16个,占贵州省红色旅游景区的三分之一。遵义深挖特有的红色历史文化资源,进一步创新红色旅游产品的设计开发,将红色与绿色、文化与生态等相结合,打造红色文化旅游新体验。同时,遵义市还全面推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目前拥有4A级以上红色旅游景区6个、3A级红色旅游景区3个,遵义会议红色旅游区正在积极开展国家5A级旅游景区创建工作。
推进红色带动 促进脱贫攻坚
习水县是四渡赤水的发轫地和主战场,而四渡赤水第一渡就是在习水县土城镇。据了解,为了保护好土城古镇,保护好四渡赤水战役遗迹遗址,习水县于2006年9月在土城古镇重建四渡赤水纪念馆。同时,依靠古镇厚重的红色文化、历史文化,拟定了以红军长征四渡赤水文化为重点,古镇文化和民俗文化为补充,建成了占地面积129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展线2000米的综合博物馆群。现如今,土城有女红军纪念馆、四渡赤水纪念馆、青杠坡战斗遗址等红色旅游产业,以及盐帮、文宋窖文化博物馆等一批独具特色的文化产业。
越来越多的当地百姓吃上了旅游饭。家住土城镇群峰村的村民陈云富,在外务工一年只能挣到5、6万元,回到红色旅游小镇风生水起的家乡后,他养起了习水麻羊,通过养麻羊卖到土城镇,一年就能挣10万元左右。世代在土城经营芍汤圆的徐光梅一家依旧在人来人往的老街上,精心制作售卖芍汤圆,年收入30万元以上,日子过得红火滋润。61岁的张晓兰,则是将自家的临街老屋改造成客栈,每年收入也有近10万元。
近年来,赤水以全域旅游为契机,聚焦红色主题,探索出一条多业态跨界叠加、深度融合发展的新路径。在赤水丙安古镇,已有100余家商户在从事旅游特色纪念品销售,开了餐馆、茶馆等,收入大大增加。越来越多的人借红色旅游发展的东风脱了贫,生活也变得越来越好。“过去石斛、竹荪等,只能卖给当地人,销量相当有限,可现在不一样了,有了红色旅游的带动,我们的产品不再愁销路。”丙安镇的村民王明龙高兴地说。
“鸡鸣三省景区已经成了三省交界干部群众开展革命文化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平台,尤其在周末和节假日,前来这里游览的客人如织。”毕节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副局长甘德富介绍道。鸡鸣三省位于川、滇、黔三省交界处的毕节市七星关区林口镇鸡鸣三省村。1935年2月5日,红军长征是在这里召开了著名的“鸡鸣三省”会议。“鸡鸣三省”会议是“遵义会议”的延续和补充,为长征胜利提供了组织保障。
“2015年景区未建设以前,鸡鸣三省村在家务农人数约380人,人均纯收入3400元。自2016年景区开建后,鸡鸣三省村本村户籍常驻人口数约1600人,人均纯收入在5800元以上,光是景区建设工地就解决临时就业200余人。”鸡鸣三省村支书常勇说。
在贵州,推动旅游业发展是精准扶贫的重要途径之一。据统计,2018年贵州省接待游客9.69亿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9400多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0.2%、33.1%,带动30.3万贫困人口受益增收。抓饭直播1-7月贵州省旅游总人数为70326.89万人次,同比增长21.6%;旅游总收入为7052.80,亿元,同比增长30.6%。特别在通过红色旅游扶贫富民措施上,贵州努力通过多种方式攻克这一难题。
未来,贵州将通过推进一批红色旅游景区建设、联通一批红色旅游线路等方式,努力打造成抓饭直播红色旅游的重要目的地,并与脱贫攻坚相结合,2020年,实现红色旅游接待人数力争达到7300万人次,红色旅游综合收入达620亿元。(王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