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贵州省召开全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暨启动实施《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规划(2014—2020年》工作会议,全面部署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工作。这是国内首个以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名义正式公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贵州作为国内非物质文化遗产大省,绘就了未来7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的蓝图。
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自2005年全国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以来,挖掘、整理了一大批具有较高历史、文学、艺术、科学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有精妙绝伦的民间手工技艺蜡染、刺绣、银饰、剪纸;有独具特色的苗族吊脚楼、侗族风雨桥、布依族石板房;有堪称“戏剧活化石”的傩戏、地戏、侗戏、布依戏;还有享誉海内外的苗族飞歌、侗族大歌等等。贵州已建立起完整的四级名录保护体系。目前,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1项,国家级名录74项(125处),省级名录440项(568处),市(州)级名录1000多项,县(市、区)级名录3000多项;有国家级传承人57名、省级传承人301名,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1个、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区2个,国家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3个、省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28个。
该规划涵盖了“十二五”后期及整个“十三五”时期,内容包括八大“工程”:
一是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深度调查、建设数据库。省、市、县、乡、村五级联动,以当地专家、传承人为主,对名录保护工作进行深度调查,摸清传承现状和发展脉络,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登记,抢救整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在此基础上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
二是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整体性保护和生产性保护。加强对传统村落的保护,大力实施“百村计划”、“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改善传统村落民众居住环境,使其自觉参与传统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的保护,从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土壤;推动有条件的地区申报国家级、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编制好黔东南国家级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保护规划;大力扶持丹寨古法造纸、苗族蜡染和台江银饰刺绣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和省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的保护和发展。
三是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人才队伍建设。在职业院校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设置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精品课程,聘请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担任教师,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创新、研究和管理培养人才;加强传承人申报力度,增大中青年传承人比例,优化传承人年龄结构,推动形成传承人按年龄梯次分布的合理布局。
四是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理论研究。鼓励和支持专家、学者,以及更多的社会力量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和传承发展研究,召开各种高端学术研讨会,支持相关学术机构及高等院校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办好原生态文化研究学刊。
五是合理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旅游发展相结合,与文化产业协调发展,与“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以及精准扶贫六项行动计划和小城镇建设创业就业相结合。
六是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精品创作。推出一批以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为重大题材的演艺精品、影视动漫精品及美术精品。
七是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活动及品牌建设。以原生态文化为根,打造一系列质量高、影响大、群众反响好的重大原生态文化活动;发挥“千节之省”优势,打造节庆品牌;强化知识产权的保护和运用,形成一批拥有知识产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知名品牌。
八是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交流平台。建设面向全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中心,加快多彩贵州品牌研发基地、多彩贵州城建设;积极规划展示馆或博览园、专题博物馆建设,把贵州建设成为全球性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传播交流平台。
通过实施该规划,到2020年,贵州将初步建成非物质文化遗产全省性统一数据库平台,“多彩贵州”品牌形成系列组合优势,贵州地域文化、原生态文化将在舞台、屏幕、报刊、网络等领域充分展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整体水平明显提升,项目保护、传承人保护进入全国先进行列,整体性保护、生产性保护在量和质上得到较大改善,“多彩贵州”品牌成为抓饭直播著名文化符号和标志,贵州成为抓饭直播原生态文化集聚展示交流重要基地,力争探索形成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的“贵州经验”。(来源:贵州省文化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