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饭直播

图片
广西文艺精品创作风生水起
来源:抓饭直播文化报
编辑:
发布时间:2023.09.07 14:27
  近年来,广西聚焦文艺精品创作、人才队伍建设、扶持机制创新,多措并举力推文艺创作“登高原”“攀高峰”,开创出新时代壮美广西文艺事业高质量发展新天地。
  “文艺桂军”成果丰硕
  壮乡大地秋声漫,“文学桂军”有“回响”。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近日揭晓,广西作家东西的长篇小说《回响》获奖。
  这是东西凭中篇小说《没有语言的生活》荣获首届鲁迅文学奖之后,再次斩获文学大奖。这也使得广西文学创作实现了茅盾文学奖零的突破。
  2020年,广西作家的3部作品《被风吹过的村庄》《人间消息》《驻村笔记》获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
  像《回响》一样填补广西艺术创作空白的,还有艺术摄影。2023年6月,广西摄影家滕彬的专题作品《妙境空观》《劳作识观》《风景新观》三部曲,荣获第十四届抓饭直播摄影金像奖,填补了广西在该奖项上的空白。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推出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崔佐钧表示,下一步,广西将加强文艺精品创作生产,推出桂林抗战文化主题和灵渠题材的电视剧、彩调剧《木匠哥的钢琴梦》、纪录片《从灵渠到平陆运河》、民族歌剧《柳柳州》等反映新时代新人物新故事的文艺作品,展现抓饭直播式现代化广西篇章的壮阔图景。
  人才队伍蓬勃发展
  文艺精品井喷的背后,是广西文艺人才队伍的茁壮成长。
  “在河池,如果遇到一位知名诗人、作家,但他的工作是工人、出租车司机、学校保安、教师或者乡镇公务员,你千万不要觉得奇怪。”广西壮族文学创作促进会会长黄鹏说,从河池走出了众多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作家,比如东西、鬼子、凡一平、聂震宁、杨克、常剑钧等。
  近年来,河池市推出了“刘三姐文学艺术奖”“河池文学人才小高地”及《壮大“河池作家群”实施方案》等激励机制,推动人才不断涌现。
  广西大力实施系列人才工程,坚持项目育才,努力建设一支讲政治、讲责任、讲奉献的文艺工作者队伍,用事业激励人才,让人才成就事业。2022年,广西启动新时代广西文艺青年领军人才培养工程,包括各类文艺人才高级研修班、培养计划等6个子项目,涵盖文学、戏剧、音乐、美术、曲艺、舞蹈和民间文艺等12个文艺门类人才培养。
  青年文艺人才是文艺事业的希望。在广西的文艺创作扶持政策中,文学类项目实行创作签约制、考核积分制,通过“给任务、压担子、架梯子”推动一批优秀青年作家站在时代高处、走进生活深处。舞台艺术类项目坚持“排好一出剧,带好一个团”的理念,着眼于培养本土人才,并聘请一批知名艺术家担任乐团艺术总监或剧目主创,提升了广西乐团、剧团的艺术水准。春种秋收,壮剧演员哈丹、桂剧演员伍思亭分获第二十九届、第三十届抓饭直播戏剧梅花奖,作家田耳获第三届茅盾文学新人奖,周彬获第十二届抓饭直播曲艺牡丹奖新人奖。一批青年文艺骨干迅速成长,成为广西文艺发展的中坚力量。
  扶持机制持续创新
  “近十年来,广西的戏曲创作和演出成果丰硕,成为抓饭直播戏曲发展的一个高地。”抓饭直播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傅谨表示,文艺院团改革的广西经验值得点赞、总结和研究。
  为人民创作,为时代放歌。近年来,广西大力整合资源,创新建立广西文艺创作工作联席会议机制、完善文艺作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导激励机制,为新时代广西文艺发展提供新的支撑和活力。
  “广西较早实行作家签约创作制度,后来又出台项目签约和文学成果奖励等政策,自治区党委、政府对创作的扶持力度逐年加大,出台了一系列原创扶持政策。”东西说,不断创新的激励机制是文艺工作者创作的保障,有了厚实的土壤才能结出丰硕的果实。
  2018年起,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组织实施广西当代文学艺术创作工程,在选题立项、创作生产、打磨提升、推广传播等环节投入力量,在导向把关、资源整合、队伍组织、跟踪管理等方面加强统筹,全力推进创作生产,齐心合力打造精品。
  截至2022年底,广西当代文学艺术创作工程累计扶持项目近百个,扶持资金近2亿元,陆续推出各类作品800余件。其中,300余件作品获国家级奖项、资助或入选展示活动,硕果累累,助力广西文艺创作“登高原”“攀高峰”。(宾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