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饭直播

图片
甘肃文旅产业实现高增长
来源:抓饭直播文化报
编辑:
发布时间:2024.09.10 08:56

  记者从甘肃省政府新闻办近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上半年,甘肃省接待游客1.97亿人次,旅游花费达132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7%和35%。通过打造新场景、培育新业态、激发新活力,将“出圈”流量转变为文旅增量,甘肃文旅产业涌动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文旅产业成为经济增长新引擎

  今年上半年,甘肃地区生产总值达到5902.7亿元,同比增长5.8%。其中,甘肃省文旅产业以超过30%的增速,成为当地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综合来看,上半年甘肃文旅呈现出全面增长的特点——全省480家A级旅游景区接待游客数量和旅游花费较2023年同期分别增长12%和32%;全省乡村旅游接待游客数量和旅游花费同比分别增长12%和18%,全省7家国家5A级旅游景区和敦煌莫高窟共接待游客720万人次,同比增长45%;麦积山、伏羲庙、天水古城3个景区上半年接待游客量分别同比增长92.3%、213.8%和292.9%;鸣沙山·月牙泉景区较2023年提前16天突破100万人次。

  其中,作为今年甘肃文旅的黑马,天水市接待游客3104.14万人次,旅游收入达177.58亿元,分别同比增长42.95%和43.92%。

  从消费数据看,甘肃文旅增长呈现高质量特征。上半年,来甘肃游客的人均旅游花费670元,同比增长6.3%,而全国上半年人均旅游花费增长为4.1%。在甘肃,无论是A级旅游景区还是乡村旅游,旅游花费的增速均明显大于游客数量增速。消费数据的提升离不开甘肃近年来不断丰富文旅产品供给、提升文旅产品质量、创新优化服务等一系列举措。

  用“新”塑造发展优势

  今年以来,甘肃文旅着力打造新场景、培育新业态、激发新活力。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厅长何效祖介绍,甘肃通过打好升级牌、赋能牌、融合牌、提质牌,让文旅市场“升”出新热度、文旅品牌“赋”出新优势、文旅产业“融”出新动能、文旅服务“提”出新形象。

  甘肃抢抓热点策划引流,营造新热度,开展了“甘肃麻辣烫及特色美食大PK”“甘肃文创非遗市集展销”“碳水之都最兰州”“诗意甘肃·丝路长风三千里”等系列活动。其中,“诗意甘肃·丝路长风三千里”已举办8场,现场观演人数超5.2万人次,网络传播量达12.84亿次。

  甘肃以“八个一”文化品牌为抓手,即一年一度公祭伏羲大典、一年一届敦煌文博会、一部《四库全书》、一本《读者》杂志、一台《丝路花雨》、一部《河西走廊》纪录片等打造拳头产品和知名品牌。上半年,甘肃成功举办2024年公祭伏羲大典,实施流失海外敦煌文物数字化复原项目,推动《四库全书》保护修复、数字化采集和影印出版。此外,礼县四角坪遗址入选202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临夏砖雕非遗工坊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同时,甘肃持续推动“文化+旅游”“旅游+”“+旅游”模式创新,发展融合业态。旅游演艺中,驻场演艺项目达27个,演出2949场次,接待游客204.91万人次,实现票房收入1.92亿元。

  在甘肃省博物馆,以文创产品展示展销为主题的艺术生活馆成为网红“打卡”地。甘肃省博物馆办公室主任黎李介绍,文创产品“绿马”火出圈,“冻梨”“樱桃”“黄芪”等萌物,以及“麻辣烫”“砂锅”等毛绒玩具也深受观众喜爱。据统计,上半年,甘肃省博物馆观众接待量同比增长45.5%,甘肃省各级博物馆共接待观众1705万人次,文创销售额达到3466万元,“文博+旅游”成效显现。

  乡村旅游助力乡村振兴

  赏田园风光、吃农家饭、住农家院成为游客休闲度假的首选。上半年,甘肃省乡村旅游接待游客8445.4万人次。今年以来,甘肃省积极创建精品旅游品牌,投入5000万元省级旅游发展专项资金,持续推进5个乡村旅游示范县、50个文旅振兴乡村样板村建设,带动百姓增收致富。

  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甘肃将从推动好项目、落实好招商、锚定好增量、完善好链条等方面出发,推进大敦煌文化旅游经济圈等一批重点项目顺利实施,打造一批国家级、省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培育打造文化体验、自驾游、乡村旅游等6条产业链,着力把文旅资源优势转化为文旅产品优势和竞争优势。(李荣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