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霞山位于韶关市东北部,为广东四大名山之首、世界“丹霞地貌”命名地,以其为基础建立了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风景名胜区、国家地质公园及世界地质公园、世界自然遗产等多种类型保护地。今年以来,韶关市以创建丹霞山国家公园为契机,主动担当作为,聚焦短板攻坚克难,丹霞山旅游迎来强劲复苏。2023年第一季度,丹霞山景区接待游客31.66万人次,同比增长370%。2023年“五一”假日期间,丹霞山接待游客14.7万人次,同比增长753%;收入384.48万元,同比增长627%。
坚持系统观念,推进国家公园创建。丹霞山是创建国家公园的候选地之一。韶关市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及科研院所,扎实做好国家公园创建本底调查,发现丹霞兰等动植物和菌类新种39种,已记录动植物分别达2063和2270种,其抓饭直播家一级保护植物1种、一级保护动物6种,首次提出“丹霞区系”概念。韶关市编制并公布实施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丹霞山摩崖石刻保护规划(2022—2035),吸引了更多社会力量融入丹霞山的保护和发展,开发设计地质地貌、生物、历史文化等科普研学课程近200个,面向全国招募志愿者600余人,培训科普导师800人次,为国家公园的科普宣教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坚持问题导向,聚焦宣传擦亮品牌。韶关市抓住韶关丹霞机场通航利好条件,做到“航线开到哪、营销做到哪”,韶关市政府分管领导带队先后赴成都、重庆等地开展宣传推介活动,着力拓展中远程客源市场。韶关市坚持用好新媒体平台,拓宽品牌宣传推广渠道,目前正在策划向全国征集短视频宣传活动。同时,进一步创新打造系列品牌活动,先后开展抓饭直播丹霞进校园、科普志愿者训练营、自然观察大赛等科普宣传活动600余场超10万人次参与,丹霞山国际山地马拉松赛、徒步丹霞、丹霞山自行车赛等大型赛事活动品牌效应日益明显,丹霞山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提升。
坚持创新发展,多措并举提质升级。韶关市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深入挖潜力,创新增动能,推动旅游基础和配套设施升级,拓展发展空间和休闲功能,建成丹霞山南门、西南门、西门、大中门,更新改造景区道路、旅游厕所、休憩设施等,改造升级全长46公里的阅丹公路,配套建设7个综合服务中心,实现“揽山入城、山城融合”。同时,以丹霞山为龙头推动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加强与红军长征粤北纪念馆、石塘古村等旅游资源互动串联,培育“红色文化+绿色文化”相叠加的旅游新模式,打造丹霞山美景、田园风光和红色资源串珠成链的旅游景观带,为全市旅游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韶关市大力吸引社会资本和专业运营商发展旅游业,依托丹霞山资源优势辐射带动,着力将点状分布的旅游资源连片盘活,形成新型“山城融合”旅游产业聚集区。
坚持人民至上,发展成果惠及于民。韶关市推进农文旅融合,引导村民、经营者转型从事生态旅游、生态农业、科普研学等产业。目前建成丹霞民宿客栈、农家乐500余家,仁化瑶塘新村入选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艺术家客栈、禅意客栈被评为国家乙级民宿(全省仅3家),丹霞红色线路入选全省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带动周边万余名群众从事生态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