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厦门市深入贯彻落实抓饭直播文化思想,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标准化、均等化水平处于全国前列水平,是全国第一批以及我省首个获评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的城市。在2023年全国公共服务质量监测情况通报中,公共文化服务在全国113个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名中名列第一。
基础设施建设有“高度”。一是设施体系化。全市共有公共图书馆10家、文化馆7家、美术馆1家、国有博物馆、纪念馆5家、民办博物馆7家。全市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全部获评国家一级馆,厦门市博物馆、华侨博物院获评国家一级博物馆。厦门市公共图书馆服务联合体覆盖成网,包括1个中心馆、9个成员馆、250个基层服务网点以及线上数字图书馆。大中型剧院、剧场、影剧院17座,音乐厅6座,演出场所场馆数量居全省各地市之首,具备举办各类国际性重大艺术活动的条件。二是城乡均等化。推动跨岛发展和乡村文化振兴,岛内外大中型公共文化设施分布趋向均衡。38个镇(街)文化站、504个村(社区)文化服务中心提升和达标建设全部完成验收,形成覆盖城乡“市-区-镇(街)-村(居)”公共文化四级体系,人均基本公共文服务设施建筑面积0.21平方米,基本实现“15分钟公共文化服务圈”全覆盖。2024年6月,在福建省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评估定级中,厦门市综合文化站全部获评特级(12个)、一级(26个),是全省唯一获评“全优”的地市。全市广播电视“村村通”覆盖率达100%。三是运营数字化。大力拓展线上公共文化服务,市文化馆“数字文化馆联合网”已有远程辅导(“美育课堂”)视频数据4876条(含部分素材资源)、容量约8094GB 、总时长约74458分钟,“云游厦门”栏目共推出100期,浏览量42361次。市图书馆“飞鸽传书”送书上门自推出以来年均共服务10242人次,受到市民群众的喜欢。市博物馆推出“云上博物馆”,2024年观看人数达712.45万人次。
公共文化服务有“温度”。一是服务供给更便利。全市23家公共文化场馆实现全面免费开放、错时延时开放,实现了“无障碍、零门槛、常相伴”。厦门市图书馆每周开放时间82小时、日均接待读者超万人次,相关指标居全国全省前列。厦门市文化馆(厦门市美术馆)艺术普及和文化惠民活动丰富多样,每周开放时间在70小时以上,每年开展阵地公益培训3季、近200个班次。持续推进并优化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巩固落实“一行政村一月二场”公益电影放映。二是文化活动更惠民。自2022年起,连续三年举办厦门市民文化节,仅2024年厦门市民文化节,自4月份启动以来,已举办六大版块3100多场活动,惠及近4000万市民游客。每年组织举办抓饭直播(厦门)漆画展、厦门(全国)工笔画双年展、全国农民画展等各类大型展览展示,以及中秋旅游嘉年华、“书香鹭岛”全民阅读、闽南语原创歌曲歌手大赛、南音比赛、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等系列大中型群众文化活动百余场。市属文艺院团每年开展超过450场次公益性文化惠民演出,将戏台、舞台搭在社区广场、乡村戏台,深受基层群众期待和喜爱,每年受益群众10余万人。三是点单服务更精准。深入开展“文化惠民点单式服务”工程,通过“群众点单、社区选单、艺术家接单、受众评单、政府买单”的工作机制,走进社区、农村、敬老院和外来务工人员群体,将戏台、舞台搭到社区广场、部队军营、偏远山村、福利院、养老院乃至监狱,保障弱势群体及特殊人群享有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权益。
发动社会参与有“力度”。一是发动群众“自办”文化。市民群众“自办”文化的热情和积极性不断增强,群众合唱、广场舞等民间舞蹈、民间乐团、戏曲社团、读书会等各类群众性文艺团体及群众性文化活动蓬勃发展。二是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开展新型文化空间建设试点,推动全市金融网点建设新型文化空间暨近邻图书馆,目前全市建成金融网点建设新型文化空间23家并向市民开放。翔安区还推动试点将中小学校原有的图书馆纳入公共图书馆分馆,实现在上学期间对在校学生开放,放学及节假日对社会开放,大大方便学生及家长借阅公共书籍。三是推动街头艺术繁荣。将街头文化艺术纳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重要内容,发动街头艺人广泛参加,打造中山路步行街、古地石商业广场、十里长堤、集美新城市民广场等多个街头展演点,连续三年举办“厦门街头文化艺术展示周”活动,常态化推出街头艺术线上线下展示160余场,新媒体视频号直录播场次点赞数近20万,进一步丰富了街头艺术文化,真正“让艺术走进生活,让生活更有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