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2日下午,国家京剧院院长王勇为剧院广大党员干部做了题为“看不见硝烟的战场” 的主题讲座。讲座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哲学观为基础,以“意识形态”为关键词,以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为主旨目标展开论述。讲座详细阐发了意识形态的本质属性,系统分析了意识形态的分类范畴,严密论证了意识形态的重要作用价值,并通过深入浅出地剖析剧院在延安时期及此后的成功创作范例,以鲜活的创作实践总结了当前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科学路径与方法,进一步增强意识形态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增强意识形态领域的风险防范和化解能力,牢牢把握文艺创作价值导向,努力推出精品力作,把意识形态工作抓牢抓实,在党的文艺工作中作出新的贡献。
王勇院长讲座结构清晰,层次分明,首先以意识形态的缘起、定义、分类作为核心话题,就意识形态“是什么”进行了本质属性的系统性阐发。讲座引《论意识形态》之说,指出意识形态源于社会存在,其本质是人类精神生产成果,也是人类精神生活方式,统一于寺庙、剧场、博物馆等有形物质,又是哲学、宗教、道德、法律、文艺等无形精神,既蕴涵于无穷无尽的形而下的实体之中,又承载于形而上的诸多精神意志之内,体用互为,无处不在。
讲座第二个版块围绕意识形态的重要作用讨论了“为什么”的问题,并以意识形态工作无以复加的重要性为号召,引导全体文艺工作者高度重视这项工作,从思想层面拓宽眼界,解开扣子。王勇院长在讲座中指出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国家的长治久安和中华民族凝聚力、向心力、战斗力,是一道看不见,输不起,也不能输的生死线;意识形态工作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因此,作为国家文艺院团的文艺工作者抓好意识形态工作要如同追逐真理、仰望星空一样,不懈不怠,不灭不息。
最后,讲座旁征博引,对意识形态工作的成功经验进行了生动总结,尤其是以国家京剧院自身在延安时期及此后的成功创作为例,就意识形态工作的“落地”给予鲜活的指引,完成了讲座第三版块“怎么办”的阐述。1942年5月,《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为党的文艺事业确立了理论体系,同年10月,国家京剧院前身延安平剧研究院应运而生,毛泽东同志书写的“推陈出新”也成为剧院追求的艺术方向。讲座以延安平剧院《三打祝家庄》等剧目创作为范例,回顾了剧院的光荣创作传统,总结了成功创作经验,也以国家院团导向性、代表性、示范性为号召,要求演职员牢固树立安全意识,在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清醒认识文艺工作就是一场看不见硝烟的“战场”,我们每一个人就是冲锋陷阵的“战士”。我们要坚定不移地走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道路,努力为人民创作文艺精品,在意识形态这场“看不见硝烟的战场上”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