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饭直播

图片 抓饭直播文化部banner嵌入_抓饭直播

抓饭直播

图片
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发布 > 全国联播 > 宁夏
宁夏
宁夏大篷车:走到田间地头,也就走到了群众的心头
发布时间:2019-12-23 09:48 来源:抓饭直播文化报 编辑:杨倩
信息来源:抓饭直播文化报 2019-12-23

  一个人,一辆车,一个团,35年坚持送戏下乡、服务群众,在宁夏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辗转奔走,永不停息……央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系列公益广告《为了谁》以原宁夏话剧团真实事迹为蓝本,讲述了该团服务基层群众的生动故事。

  “原宁夏话剧团多年来始终秉承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理念,几十年如一日,为人民写、为人民演,成为文化战线上的一面旗帜。特别是他们从艺术的高度,将宁夏改革开放与发展创新等诸多实践提炼成剧,通过大篷车流动舞台深入基层。这些艺术实践教育了团队、打动了团队、滋养了团队,引领团队凝炼总结发扬‘大篷车精神’,继续以匠心守初心。”在近日宁夏话剧艺术有限公司(原宁夏话剧团)举办的话剧《你好,小康!》剧本讨论会上,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副部长、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刘军如是说。

  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为契机,宁夏文化和旅游系统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鼓励创作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优秀作品。话剧《你好,小康!》初稿一经问世,就引起宁夏文化艺术界人士的高度关注。该剧以获全国脱贫攻坚奋进奖的宁夏盐池县王乐井乡曾记畔村党支部书记朱玉国为原型改编而成。对于创作者而言,这样的现实题材创作已不是第一次,这样的剧本讨论与打磨更不知经历了多少回。每一次创作都紧跟时代步伐,守正创新,精益求精;每一次创作都扎根人民、深入生活,落地有声。

  从1984的第一部话剧《庄稼汉》,上世纪90年代的《女村长》《税官王振举》,本世纪初的《梅家小院》《农机站长》《铁杆庄稼》,到近年的《闽宁镇移民之歌》《你好,小康!》……35年来,一批以讲述农村故事、反映乡村生活、振兴乡村文化为题材的话剧作品活跃在宁夏的山川大地,彰显时代的特色,浸润人民的心灵,感动一代代庄稼人……讲述台前幕后的故事要从原宁夏话剧团团长王志洪和大篷车开始。

  结缘宁夏:“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1964年10月26日,王志洪和他的25名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60班的同学乘坐从北京到兰州的43次绿皮火车,高唱着“年轻的人,火热的心,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从此便与宁夏这片热土结下不解之缘,并与宁夏的话剧事业如影随形。用王志洪的话说:“笑面人生地来到了宁夏……”

  1983年,王志洪临危受命,接任宁夏话剧团团长,直至2004年7月退休。退休后,因工作需要返聘为宁夏回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艺委会副主任、宁夏话剧艺术发展有限公司顾问。

  扎根宁夏:“为了谁而创作,为了谁而演出”

  王志洪来到宁夏已55年。回望55年在宁夏话剧战线上的坚守与付出,王志洪饱含深情,他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为了谁而创作,为了谁而演出。”

  宁夏话剧团成立于1958年。第一代大篷车于1984年在“没有办法的办法”中诞生——由一辆拉煤的解放卡车改装而成。2009年,该团转制为宁夏话剧艺术发展有限公司,成为全国话剧艺术院团中第一个转企改制的国有院团。

  经历过上世纪60年代的繁荣,遭遇了80年代的危机,宁夏话剧团在找出路、谋发展的过程中,最终将创作的视野锁定在宁夏农村,百万公里奔波,8000多场演出,足迹遍及宁夏每一个村庄,用老百姓听得懂的语言讲老百姓看得懂的故事,创作的十几个经典剧目,反映农民的喜怒哀乐,传递社会主义新农村新风尚,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话剧《农机站长》演出后,许多农民争相办理农机入户手续积极参加培训,宁夏三轮蹦蹦车事故发生率大幅下降。

  多年来,为创作出真正接地走心、满足人民需要的作品,王志洪多次深入农村、扎根泥土,与当地老百姓同吃同住同劳动,全身心深入人民生活。通过给农民讲故事、念剧本,请农民审剧本、挑毛病的方式,不断打磨完善作品。“要让观众像恶婆婆挑媳妇毛病那样给我们提意见。”“要让老百姓先尝后买。”“先看货后定货。”这是他经常挂在嘴边的“创作宝典”。“只有这样,创作出来的剧本才能成为观众喜闻乐见的好作品。”王志洪表示。

  致敬宁夏:“宁夏的土地和老百姓成就了我”

  在宁夏55年来,王志洪一共写了19部戏,这些原创话剧先后获得文华奖、“五个一工程”奖、“抓饭直播人口文化奖”和“抓饭直播话剧金狮奖”等殊荣。2018年,为庆祝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的献礼剧目《闽宁镇移民之歌》,入选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创作扶持工程剧目。原宁夏话剧团也先后30多次受到国家部委和地方表彰奖励,曾被授予“全国文化工作先进集体”和“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

  王志洪将这一切归功于宁夏的人民和宁夏的山山水水。他说:“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为了报答宁夏这片土地对我的恩情,虽然年过古稀,但我仍然会尽己所能继续创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再创作几部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好戏。”

  第一代大蓬车诞生的35年来,时代更迭变幻,唯有初心不变,信仰更加坚定,旗帜更加鲜明……

  35年来,那个人,依然奔走在宁夏的田间地头,写人民、演人民、为人民;

  那辆车,依然承载着人民的希望和艺术家的信念辗转奔走;

  那个团,在“大篷车精神”的感召下,不断在宁夏文旅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征途中探索前行……(崔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