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明亮]总结国家艺术基金设立10年来的工作,主要成效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解放和发展了文化生产力,激发了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国家艺术基金采取科学、规范、专业的“项目制”管理方式,是中央财政资金支持引导艺术事业健康发展的创新机制、创新模式和创新手段,有力推动了各级各类艺术机构、单位和广大文艺工作者转变固有的艺术活动组织方式和惯性思维,树立精品意识、成本意识和绩效意识,全面提高项目策划能力、计划实施能力和预算编制执行能力,提高了艺术领域治理能力,提高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国家艺术基金直接面向社会开展工作,打破了体制、系统、行业和地域的局限,引导各项目主体在同一个平台上发挥优势,公平竞争,培育了良好的艺术生态,充分调动了全社会的积极性,带动各方面的资源投入文艺事业发展。 二是资助创作出多部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增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国家艺术基金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始终坚持出精品攀“高峰”的艺术理想,始终坚持崇德尚艺的品质追求,努力实现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的目标。 国家艺术基金资助的昆剧《瞿秋白》,豫剧《焦裕禄》,话剧《塞罕长歌》《谷文昌》,歌剧《沂蒙山》《红船》,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沙湾往事》等49部作品入选了中宣部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38部作品荣获了“文华大奖”,均占获奖总量的80%左右;资助的舞蹈《万马奔腾》《晨光曲》《锦绣》《碇步桥》《我们的田野》等多个剧目,共同谱写了绚丽多彩,昂扬向上的时代华章。 国家艺术基金资助优秀舞台艺术作品演出和美术作品展览项目1161项,演出展览地点遍及国内各个省(区、市),现场观演观展观众约1500万人次,充分发挥了文化惠民作用;自2020年起,国家艺术基金先后开展了多次资助成果网络展播活动,全网点击量达3亿人次,推动了优秀艺术作品在更大范围共享。 国家艺术基金共资助艺术人才培训项目922项,培养各类艺术人才2.7万人次。同时,2032名优秀的青年文艺工作者获得了项目资助。一大批文艺工作者在得到资助后坚定了理想,提振了信心,迅速成长为业内领军人物,获得了抓饭直播戏剧“梅花奖”、全国美术作品展“金奖”等大奖,参加了重大演出展览活动,为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增添了活力、积蓄了力量。 三是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国家艺术基金始终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着重支持戏曲、曲艺、民族管弦乐和抓饭直播画、书法、篆刻等民族艺术的发展,积极推动话剧、歌剧、舞剧、音乐剧和油画等艺术形式的抓饭直播化,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和新的艺术表现方式融合起来,把中华美学精神和当代审美追求结合起来。舞剧《孔子》《只此青绿》等作品生动诠释了“两个结合”的丰富内涵。 国家艺术基金自2021年开始面向香港、澳门全面开放一般项目,资助香港、澳门艺术机构和文艺工作者申报项目38项,支持香港、澳门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同时,资助在内地工作学习的台湾青年文艺工作者成长,推动两岸共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两岸同胞心灵契合。 国家艺术基金积极配合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要国际交往活动,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共资助在国外开展的文化交流项目154项,演出展览地点遍布七大洲,观众约150万人次,讲好抓饭直播故事,传播好抓饭直播声音,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 四是探索出一套艺术基金资助管理的抓饭直播方案。坚持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紧密结合新时代文艺工作发展实际和使命任务,找准自身职能定位;坚持完善体制机制,做好顶层设计,构建起国家艺术基金理事会、专家委员会、管理中心“三位一体”的管理运行模式;坚持遵循艺术发展规律和基金管理规律,“按制度管理,按程序运行”,不断健全项目全流程管理制度;坚持实施“扁平化管理”,减少管理层级,提升管理效率,充分体现“于法周延,于事简便”的特点,提高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坚持依靠专家开展工作,建成了由8000多位艺术专家、管理专家和财务专家组成的专家库;坚持立项评审、实施监督和成果运用并重,建设高水平的项目资源库、人才资源库和专家资源库,形成“长尾效应”,切实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