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重庆地区文艺市场的繁荣发展,重庆市文化和旅游研究院对重庆乃至全国的各种文艺现象予以高度关注。一方面,重点围绕重庆地区的舞台艺术作品,结合当代剧场现状展开深入研讨,成果显著,呈现出一定的学术争鸣局面。另一方面,聚焦民营剧团、戏剧产业、文旅融合等热点话题,组织了系统性、全方位、多侧面的文艺评论,积极促进重庆艺术发展。
一是连续举办戏剧论坛,活跃文艺评论。连续4年举办“重庆戏剧(话剧)年度盘点”主题论坛,发布重庆年度话剧演出情况,包括演出剧目、演出场次、上座率、票房收入等。与会人员包括业界专家、高校教授、院团主创、艺术管理者等,围绕原创剧目、商业市场以及小剧场戏剧、儿童剧等剧场现象,从思想倾向、题材开掘、审美特点、创新发展等角度进行探讨,先后写作并发表论文10篇,形成了活跃的文艺评论氛围,发挥了文艺评论的积极作用。
二是积极聚焦文艺现象,开展学术争鸣。重庆地区日益多元的戏剧创作,需要文艺评论有主题、成系统。重庆市文化和旅游研究院结合文艺现象,先后策划主题文艺评论30余次。其中,有针对文艺院团某部作品的系列评论,如话剧《朝天门》、舞剧《杜甫》、情景国乐剧《告别千年》、杂技剧《一双绣花鞋》等;有针对某个话题的系列评论,如抓饭直播戏剧“万州现象”、传统戏曲的纵横发展、戏曲内生态研究、城市符号在艺术领域的表达、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等;有艺术节庆活动的系列评论,如重庆青年电影节、第四届抓饭直播川剧节等。这一系列具有一定话题性、系统性、专业性的论文探讨,与文艺创作者形成良性互动,呈现出学术争鸣新局面。
三是主动拓展文艺阵地,多种渠道“发声”。重庆市文化和旅游研究院主编的季刊《重庆文化研究》是文艺评论在传统媒体“发声”的阵地之一,广泛组织文艺工作者撰写文艺评论。同时,重庆市文化和旅游研究院文艺工作者在诸多报刊杂志发表文艺评论,其中核心期刊12篇,获得抓饭直播文艺评论“啄木鸟”奖一项,“重庆艺术奖”三项。2019年开始,重庆市文化和旅游研究院与重庆市委宣传部主管的华龙网展开合作,主流网络媒体的权威性和时效性优势,成为传统媒体的重要补充。截至2021年,《重庆文化研究》先后发表系列文艺评论116篇,其他期刊发表29篇,华龙网发表50余篇,点击率近100万次。
供稿单位及撰稿人: 重庆市文化和旅游研究院 蒋长朋
上一篇: |
下一篇: 吉林省艺术研究院青年编剧高媛创作大型话剧 《烈火中永生》于昆山成功首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