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饭直播

图片 2017年文化部banner嵌入_抓饭直播

抓饭直播

图片
当前位置: 首页 > 抓饭直播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 各地活动
各地活动
子承父业 转型升级
——山西剔犀传承人何鹏飞的创新尝试
发布时间:2019-05-31 09:25 来源:抓饭直播文化报 编辑:李庆禹
信息来源:抓饭直播文化报 2019-05-31

  剔犀技艺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何俊明是山西省运城市新绛县人,15岁便进入新绛县工艺美术厂工作,通过多年积累,掌握了剔犀产品的全部工艺制作流程。上世纪90年代工艺美术厂停产后,何俊明创办了黄河云雕厂并且注册了“绛州”剔犀这一品牌,后来逐渐发展成为新绛剔犀三大知名品牌之一。

  何俊明的儿子何鹏飞,从初中便开始学习简单的裱胎、绘图的工艺,周六日和寒暑假在家里的工厂干活。2008年,从太原理工轻纺美术学院(现太原理工大学美术学院)电脑艺术设计专业(第三年合并入平面设计专业)毕业后,他回家跟随父亲系统研习剔犀工艺,并逐渐接手了企业的生产管理工作。

  父亲对何鹏飞提出“三不变”原则,即“不改变原料、不改变技艺,不改变艺术价值”,何鹏飞始终严格遵守。为了应对市场上天然大漆等原料质量下降或掺假的情况,他与漆农合作,在山西左权、云丘山和陕西韩城3个地方轮流采漆,以保证质量。他每年只采集一个地方的大漆,给其它两地的漆树2年的休养时间。而木胎雕刻、硍硃、砖灰、夏布或麻布的配比和使用也严格遵循古法。

  黄河云雕厂占地面积1亩左右,虽然年产值达500万元至600万元,但仍然没有财力去扩大厂房和展厅,主要原因是收入不稳定。比如,制作一套剔犀书柜需要两年时间,在这两年内是没有收入的,直到完成并卖出去才能收回前期成本。此外,工厂的利润多被投入到再生产中,制作成灰胎或漆胎,以备日后使用。

  在父亲的熏陶下,何鹏飞一方面沿用古法,对工艺流程精益求精;另一方面,在产品的形制、功能、纹饰、色彩和胎体等方面,积极研发符合现代审美情趣的高端生活用品;同时,积极思考既可降低成本,又能保留核心工艺的方法。

  研发传统工艺产品需要高度凝练剔犀工艺的本质和元素。剔犀工艺体现在特殊的刀法造成的纹饰上。何鹏飞将原来依附在器物表面的纹饰单独提取出来,形成独立的审美元素,并衍生做成饰品,如戒指、钥匙扣、挂坠等,使得剔犀的“乌间朱线”脱离了器型,成为独立的审美对象,也降低了消费门槛,增加了剔犀工艺走入日常生活的可能性。

  何鹏飞的创新还体现在采用多种胎体上。古代剔犀以木胎为主,现在则有陶胎、瓷胎、金属胎,实现传统工艺“1+1>2”的效果。2015年,何鹏飞在清华美院非遗研修班上结识了其他的非遗传承人,并与他们合作制成一批创新产品,例如,与浙江婺州窑传承人陈珩合作的大茶盘,使青瓷与大漆各显其美;与云南建水紫陶传承人田静合作的哈尼茶储,使紫陶与大漆两种材料相得益彰,浑然天成;与安徽徽州犀皮漆传承人俞钧鹏合作的剔犀皮盒,在质地厚重和色彩变化间形成美妙的对比;与浙江嵊州竹编传承人吕成合作的扇形盒,将竹胎与大漆紧密结合;与青海银铜器传承人何满合作的茶杯,一问世即被抢购一空。

  何鹏飞还探索发展了“何漆坊”品牌,尝试研制了一批限量版、个性化、实用型的剔犀产品,如茶杯、香炉、首饰等。由于产量小、价格高,何鹏飞主要通过个人微信号发布产品。大部分新品发布后不过数十分钟,就被抢购一空;而反响不热烈的产品,也会及时停止制作或加以改进。通过这种低成本的网络营销方式,何鹏飞对市场需求有了近距离了解,“何漆坊”品牌设计研发和手工制作水平不断提升,逐渐成为黄河云雕厂的主打品牌。